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調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耗電量也越來越大,一些大中城市中央用電量已占其高峰用電量的20%以上,使得電力系統峰谷負荷差加大,電網負荷率下降,電網不得不實行拉閘限電,嚴重制約著工農業生產,對人們正常的生活帶來不少影響。
解決該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是應用于蓄冷技術,將空調用電從白天高峰期轉移到夜間低谷期,均衡城市電網負荷,達到多峰填谷的目的,蓄冷技術的原理,簡而言之,是利用夜間電網多余的谷荷電力繼續運轉制冷機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儲存起來,在白天用電高峰時將冰融化提供空調服務,從而避免中央空調爭用高峰電力,最常用的蓄冷方式主要有兩大類:水蓄冷和冰蓄冷。
水蓄冷介紹
水蓄冷是利用3-7°C的低溫水進行蓄冷,可直接與常規系統區配,無需其它專門設備。其優點是:投資省,維修費用少,管理比較簡單。但由于水的蓄能密度低,只能儲存水的顯熱,故蓄水槽上地面積大。如若利用高層建筑內的消防水池,在確定制冷機容量與蓄冷槽的容量時,可根據消防水池的容量來計算出蓄冷量,然后根據剩余負荷量來確定制冷機組的制冷量。最后校核一下冷水機組能否滿足夜間蓄冷的需要。
冰蓄冷介紹
顧名思義蓄冷介質以冰為主,不同的制冰開式,構成不同的蓄冷系統。蓄冷系統的思想通常有兩種,完全蓄冷與部分蓄冷。因為部分蓄冷方式可以削減空調制冷系統高峰耗電量,而且初投資夜間比較低所以目前采用較多,在確定部分負荷蓄冷系統的裝置容量時,一般有兩種情況,
1、空調系統夜間不運行,僅白天運行,或者夜間運行的空調負荷較小,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制冷機的最佳平衡計算公式應為
qc=Q/(N1+CfN2) Qs=N2Cfqc,
式中qc:以空調工況為基點時的制冷機制冷量,kw,
Qs:蓄冰槽容量,KWH;
N1:白天制冷主機在空調工況下的運行小時數,由于白天制冷機不一空均為滿載運行,計算時該值可取(0.8-1.0)n.
N2:夜間制冷主機在蓄冷工況下的運行小時數。
Cf:冷水機組系數,即冷水機組蓄冰工況制冷能力與空調工況制冷能力的比值,一般活塞式與離心式冷水機組約為0.65,螺桿式冷水機組約為0.7。它取決于工況的溫度條件和機組型號。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結合具體的工程,就可得出應配置的冷水機組的制冷能力與蓄冰槽容量。
2、空調系統部分夜間運行,而且所需的冷負荷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我樣一般以夜間所需的冷負荷為依據。選擇基載主機。然后從總負荷中扣除基載主機所承擔的負荷,再按第一種情況合理配制冷水機與蓄冰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