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0攝氏度的高溫的天氣的到來,人們開始了進行消暑降溫行動。于是一些制冷產品如:空調、電冰箱、電風扇、涼席等迎來銷售熱季。
酷夏來臨,市民再也忍受不住高溫的烘烤,紛紛到家電賣場挑選空調、電風扇、節能冰箱等電器,各大小家電賣場呈現出一派熱銷的景象。
記者在市區大北街某家電賣場看到,前來選購空調、電風扇、節能冰箱的顧客絡繹不絕。“現在每天至少要賣出20多臺空調、30多臺風扇,節能冰箱的銷量也明顯上升。”該店銷售人員介紹,買空調的市民多了,店里的安裝工都已經忙不過來了,買好空調的顧客當天沒辦法安裝,一般要排上幾天的隊。由于晚上來選購電器的顧客也特別多,為此,店里專門延長了夜間的營業時間,從晚上8點半延長到了9點。
采訪中,除了為家庭添置降溫電器的顧客不斷增多,為辦公室添置降溫電器的顧客也不少。正在挑選小型節能冰箱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天氣太熱了,準備在辦公室放一臺小冰箱,既可以凍點礦泉水、飲料等飲品用于消暑解渴,又可以為茶葉、水果等保鮮。”某私企老板石先生則表示,為員工添置風扇、冰箱等不僅能減輕員工夏日上班時的煩躁情緒,還使管理更加人性化,給員工更貼心的關懷。
提醒:約定送貨、安裝時間
記者從市消委會了解到,夏季接到有關空調售后服務不到位的投訴中,最多的就是購買空調后,售后安裝不及時,其次是額外收費等情況。
行業人士建議市民,需要安裝空調應提前打算,等到“井噴”時購買,價格不但沒有優勢,恐怕連服務都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就此,消費者應與商家約定明確的送貨和安裝時間,最好在發票或安裝的單據上以書面的形式約定清楚。
此外,還需了解商家的免費安裝項目。一般商場都會承諾免費安裝,但又會通過“溫馨提示”等方式,對一些項目進行限制。很多消費者因為事先沒有注意,而與經營者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納涼用品進入銷售旺季
炎炎夏日,對于愛美女士們來說,是一次很好地展示自己身材的機會。因此,一嗅到氣溫上升的信號,愛美的女士們紛紛展開了夏裝大采購。市區各大女士服裝店不再為夏裝的銷量而犯愁,迎來了遲到的銷售旺季。
裙子、吊帶、短褲、絲襪仍然成為今夏購物的關鍵詞。“之前還擔心店里那么多裙子賣不出去,但從目前的銷量來看,應該不用擔心了。”市區大眾路某服裝店老板說,她一直想請個人來幫忙照看生意,可是自夏裝上市以來,店里銷售量平平,所以一直都是她自己打理店里的生意,最近銷量一下提升了很多,有時候一個人確實忙不開。她表示,如果該溫天氣能保持一段時間,她準備找人幫忙了。
“早就計劃好今年要為自己添幾條漂亮的裙子,可是天公不作美,到了7月份才熱起來。”說到購物,市民張玲有些不甘心。上周末,她終于完成了一樁心愿,在購物上取得了大豐收。短袖、墨鏡、紗裙、七分褲、涼鞋……從頭到腳,只要與夏天有關的“裝備”她都一一備齊了。
除了服裝,各類涼席、涼被等納涼用品也成了這個夏天購物主題之一。記者在各大超市和商場看到,各式各樣的涼席、竹涼席、亞麻席、藤席紛紛擺上柜臺,商家早已為夏涼商品辟出銷售專區,前來選購的人絡繹不絕。
市區人民路某家居用品店里,圍滿了前來挑選納涼商品的顧客,老板忙得不亦樂乎。據老板介紹,這段時間銷量不錯,一款雙面用的涼席最為暢銷,他準備再進一些以保證供貨。
提醒:“出手”時要理性
盛夏,商家通過打折來吸引消費者眼球,消費者也是忙得不亦樂乎。
換季淘衣時最快樂的事莫過于自己之前看中的嫌貴沒有買、而現在大打折的衣服,消費者張玲說自己買的就是這類衣服。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換季促銷對消費者來說正是購買服裝的良好時機,但是消費者購物還應理性消費。首先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盲目購買;對于打折商品,最好與打折前的價格進行對比后再考慮購買,還需留意其質量,以防商家借口“打折”以次充好。
消暑食品飲料銷售猛增
在炎熱的夏日,由于環境溫度高、空氣濕度大,人體體內多余的熱量難以散發、越積越多,冰鎮飲料、雪糕、啤酒等成為令人向往的降暑食品。
走在路上,許多市民禁不住“烤”驗,手舉冰糕,或是拿著果汁、綠茶等飲料。市區沿江東路某冰糕批發店老板稱,這些天天氣炎熱,冷飲銷量猛增,僅礦泉水、綠茶、果汁等瓶裝飲料一天就能賣出十幾箱。一個月前他店里冰糕的銷售量就是幾箱、十幾箱,升溫以來,每天要賣七八十箱甚至上百箱。
“剛放進冰柜,就被顧客買走了。”這幾天,市區文化路的幾家小賣部里冰鎮飲料經常斷貨,不是因為缺貨,而是因為冰柜“忙”不過來,其中有一家小賣部的冰柜還因“疲勞過度”而罷工。
市區幾家超市,紛紛推出了啤酒、礦泉水、涼茶等飲品的促銷活動,不少顧客抓住機會整箱整箱地往家里買。“最近世界杯已經進入最振奮人心的時刻,大熱天看球賽,喝點啤酒那叫愜意。”抱著一箱啤酒的球迷張先生說。
此外,桶裝水也迎來了銷售旺季。記者從市內某飲水配送公司了解到,自6月份以來該店桶裝水銷量比上月增長了一倍還多,每天都能賣出近100桶。
提醒:冷飲并不適合所有人
夏季理所當然是冰粥、冷飲、冰啤酒等消暑飲品的歡暢季節。殊不知,夏天喝冰粥、冷飲、冰啤酒,可能獲得暫時性的暢快,然而卻蘊藏極大的危害。
市區某醫院李醫生說,冰粥、冷飲不僅不適合寒涼體質的人,還有老年人、體質虛弱的人都不適合。天氣熱了,很多人都愛喝冰粥、冷飲,從中醫角度來講,這個做法不是特別恰當。因為中醫認為夏天是陽氣最盛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應該讓陽氣由內而外地宣泄出去,體現在人體之外的就是出汗。出汗可以調節體溫。另外,可以把人體有些代謝廢物排泄掉。若人一味喝冰粥、冷飲的話,就可以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久而久之會使人體的氧氣不能宣泄出去,有損健康。
防暑小藥品賣出大市場
“5盒藿香正氣水、5袋仁丹、2瓶風油精……”7日晚,家住市區武安街的楊加秀老人買回降暑小藥品。她告訴記者,一到夏天,他和老伴隨身都裝著降暑藥,一感覺太熱難受了,就喝上一瓶或者含上兩粒,癥狀不一會兒就緩解了。
備受酷暑煎熬的市民為消暑解熱,對消暑藥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大,防暑消暑藥的銷售也在不斷“升溫”,傳統的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成為各大藥店的俏銷貨。
“我們每天都要補充庫存,才不致脫銷。”銷售人員一邊忙著記賬一邊告訴記者,有的單位為防止職工中暑,紛紛大量采購降暑藥品發放,更是大大刺激了防暑藥市場。“有時候消費者買防暑藥不是一袋兩袋、一包兩包,而是一箱箱地扛走。”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從藥店走出來的許多市民手中都拿著藿香正氣水之類的消暑藥品。做廚師工作的寇某告訴記者,由于長期在高溫條件下上班,加之炎熱的天氣,他現在每天都會喝上一兩瓶藿香正氣水,生怕在過熱的環境下中暑。
提醒:使用防暑藥前看說明書
市民在防暑降溫時該注意哪些問題?市區大北街某大藥房醫生提醒,在使用防暑藥前,要認真閱讀使用說明,尤其是孕婦和兒童更需慎用;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食物;口服仁丹對天熱導致的頭暈頭痛功效顯著,但不可超量服用,否則會引起中毒。此外,日常生活中,市民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得過低,以防室內外溫差太大患上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