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美的集團整體實現銷售收入950億,利潤大幅增加,現金流十分充裕,毛利和凈利均有較高提升,資金周轉和風險控制較好。
據美的中國市場營銷總部負責人介紹,元旦促銷期間,美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全國銷售屢創新高,其中美的空調銷售同比增長超過 120%,冰箱銷售同比增長達165%,洗衣機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10 %。美的緣何能在危機之下全線飄紅,逆勢增長,創造出“大逆轉”與“大熱門”?為此,記者采訪了美的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揭開了美的高成長之謎:
戰略一:瞄準需求“穴位”
新一代的消費需求發生二個轉變:一是由過去基礎需求的“功能型消費”轉變為享受體驗式的“品質型消費”;二是由“聰明消費”型向“自覺消費”型轉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不僅僅是為個人著想,為滿足個人需求的純個人消費,他們更自覺地把個人的消費與環境保護與造福子孫后代聯系起來,綠色環保的節能家電就是當今消費者自覺消費的文明需求。
針對消費者不同的“穴位”與“興奮點”,美的空冰洗三大品類實施“產品群”策略,多方位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細分化需求:在空調方面,美的主推更寬頻,更節能的“舒適變頻”空調,突出“舒適度”;在冰箱方面,美的“凡帝羅”系列冰箱定位于中高端,為追求生活品位和品質、不甘于平庸的人群量身訂制,整個系列包括三門、多門和對開門等二十多款產品,全部采用原汁原味的歐式設計,其獨具特色的歐式外觀、簡約明快的L形把手,融合了歐式設計精華與現代美學特征,能充分滿足現代人崇尚簡約精致生活的消費需求,突出“領鮮度”;在洗衣機方面,則推出具有“智凈科技”的“幻銀”系列波輪洗衣機,擁有集成進口潔凈度傳感器與國際領先的智能驅動控制系統的“智凈衣物潔凈度智能感知系統”,能精準感知洗凈程度,自動延長漂洗時間,免去用戶繁瑣的程序設置,做到合理用水、有效用電,真正做到科技與人性化的完美融合,突出“潔凈度”。
戰略二:放心品質“定位”
“零缺陷之父”克勞士有個“成本曲線理論”:高品質修煉是趟沒有終點的旅程,只要踏出第一步,便得勇往直前,質量提高,成本降低;同理,速度提升,成本下降。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美的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建立了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預防為主、全員改善的質量經營文化。2004年,美的出臺了家電業首個指向能力提升的“質量憲法”——《美的質量大綱》,2006年又出臺了“制造憲法”——《精益制造大綱》,使得質量管理活動有模式可依、有章法可循,增強了質量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和穩定性。這兩大“基本法”,保障了產業與企業同步擴展,保障了產品與質量同步發展,使美的擁有了中國最大最完整的空調、微波爐、洗衣機、冰箱和洗碗機五大產業鏈,以及小家電和廚房家電兩大產品集群。
要成為世界級品牌,首先擁有世界級品質。美的提出“美的品質,全球信賴”就是基于這樣一個思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不斷提升產品品質,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美的經過多年品質修煉,總結出高品質定律“五步法”:一是優質產品,始于研發。二是原料控制,奠定基礎。三是精益生產,品質保障。四是物流配送,全程管理。五是以客為尊,超越滿意。為了消除其選擇之惑與后顧之憂,從2009年開始,美的圍繞空冰洗三大產品群始終堅持“品質為王,服務為本”的顧客導向,樹立了產品、價格、技術、品質、服務五大標桿;公示了“放心品質”三大標準:技術成熟+品質穩定+服務專業;推出了“品證見證——無條年退換”大行動,從而贏得了消費者的良好口碑。
戰略三:核心技術“插位”
核心技術受控于人一直是國內家電業的“軟肋”,它造成的直接后果有二:一是利潤大量流失,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更有人將其看作是家電業低水平價格戰屢禁不止的“罪魁禍首”。
為了擺脫中國家電“芯太軟”的囧境,某些家電企業拼命追求所謂的“尖端技術”而跌入兩種極端:一是“盲目崇拜癥”,二是“盲目恐懼癥”。而美的則通過“模仿利用”、“跟隨革新”、“先導創新”三大插位策略跨越了核心技術的藩籬。
其主要做法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差異化開發,豐富產品線,強化產品競爭力;搭建基礎技術研究平臺,加大技術合作與聯合開發力度,實現技術突破;成立技術專家委員會,對比主要技術指標與標桿的差距,重點論證和推動關鍵技術攻關;
三大插位策略實現了三大跨越:一是充分掌握了核心技術與消費需求的產業趨勢;三鎖定了核心技術創新的進度,并掌握了最佳的進入市場時機;三是以富有效率的方式整合了相關資源,縮短了研發時間,獲取了核心技術;從而掌控了核心技術的話語權。
戰略四:用戶服務“到位”
顧客滿意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一是全方位的滿意,即消費者在與品牌接觸的每個層面都感到完全的滿意,企業要使“顧客滿意”深入到每個員工的心里,融入到企業的日常活動之中;一是全過程的滿意,即企業必須從顧客第一次接觸品牌到不能為他們服務為止,都小心地呵護他們,使消費者與品牌緊密相連,貼心服務,把服務當飯吃,一直保持和增強顧客的滿意感。
此次圣誕、元旦雙節促銷期間,美的空調、冰箱、洗衣機分別拿出最新上市的超值精品進行大幅讓利,傾情回饋消費者,讓消費者充分享受到“一站式”購買的尊貴體驗。據美的負責人介紹,隨著春節臨近,美的空冰洗將延續雙節促銷力度,并推出更多“一站式”購買的多重優惠體驗,掀起更高的銷售熱潮。與此同時,美的還全面升級了空調、冰箱、洗衣機售后“全滿意服務”工程,強化對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和嚴格考核,使消費者享受全方位的服務保障,更舒心更放心。
“服務以人為本。”但是,僅有口號和理念是遠遠不夠的,要想讓顧客滿意,把服務落到實處,就像美的變頻空調在寒流襲來,立即推出“溫暖行動”,在第一時間趕到第一現場,想顧客所想,急顧客所急,承擔責任,傳遞溫暖,為顧客提供永不淘汰的產品——人性關懷和貼心服務。這也是美的電器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機經濟寒流之中逆勢增長,一年稱王,迎來變頻“春天”的成功之道——唯有讓客戶滿意,企業的業績才可以節節上升。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長常務秘書長武高漢認為,隨著消費者時代的來臨,以消費者洞察為基礎的營銷模式已經成為主流,責任造就品質能力,責任造就服務魅力,美的高品質的服務再次了引領行業先河,為家電企業樹立了榜樣。
戰略五:渠道變革“跨位”
如果說,09年之前美的采取的是穩健的“跟跑策略”,那么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則送來一個良機,09年當其他競品收縮戰線之時,美的則危中尋機,主動出擊,積極“搶跑”,亮劍出招,實行渠道“超越”:
首先是組織層面的調整。美的制冷集團迅速推動營銷體制改革,成立中國營銷總部和國際事業部。將事業部管理下的聚集式發展特色與矩陣式管理下的專業化運作兩大長項結合。這種新型的矩陣式架構,最大限度地提升營銷效率。
其次是營銷渠道的變革。兩年前開始的美的“營銷公司實體化”運作在09年開花結果:所謂“營銷公司實體化”是指由原有營銷團隊和當地主要經銷商合股成立銷售公司,美的電器不持有股份,但通過委任總經理、監事等進行管理;同時,將過去單兵作戰的空冰洗營銷平臺整合為59個統一的銷售公司,責任和權利更清晰,營銷隊伍的積極性更高,市場挖掘得更深更透,帶來多重收益:一是各地營銷公司對銷售負責,可長期激勵經銷商開發市場;二是營銷公司自負盈虧,與總部的博弈減少,決策速度加快;三是后臺、渠道等營銷資源共享,營銷人員數量將減少,倉庫空置減少,減少批發和中間環節,減少費用率,增強盈利能力。
再次是工業資本與商業資本對接。近年來,借助資本力量,海信、長虹等企業陸續收購兼并了一些家電企業,實現了在黑白家電領域的全面擴張,最終形成了家電集團軍。與海信、長虹等企業的銷售分公司不同,美的銷售公司采用區域經銷商合資的形式,巧妙地實現了工業資本與商業資本的結合,通過制度和體系的建設,將有力地推動美的在區域市場的耕作以及階段性銷售目標的實現。而這兩種資本的牽手,也直接強化了美的制冷家電集團在組織架構上的動態平衡能力,讓空冰洗產品在市場銷售產生協同效應之際,也有力地通過銷售公司自下而上的方式來實現對上游制造、研發、采購等多個環節的驅動力量。
可以預見,對于許多家電企業而言,家電多品類的擴張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支撐點,但確保這種多品類擴張的成功前提則必須是確保企業在各個產品類別市場上處于行業前三位。 而美的制冷家電集團的這種整合,搭建一個相對獨立,而又具競爭優勢的營銷平臺,將會在今后一段時間為國內眾多家電集團的多元化擴張做大做強提供一個樣板和典型案例,推動企業在相關品類的快速做強做大。
記者注意到,隨著美的營銷渠道的整合加快,街頭藍底白字、明快整潔的美的專賣店明顯多了起來。公開數據顯示,為響應國家對家電下鄉政策的推進,美的旗下專賣店渠道網絡已經超過8000家,躋身國內渠道網絡最大的家電企業之一。此舉不僅成功使美的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也使得美的網絡銷售和售后服務,迅速滲透到三、四級市場。 興業證券家電分析師時紅認為,白電第一陣營現有格局兩三年內將發生變化,海爾自從2006年進入千億俱樂部后,就進入了發展停滯期,并顯出“老態龍鐘”之勢。目前白電行業的格局是,美的已經進一步縮小與海爾的差距,并大有反超之勢,成為新的白電王者。
美的中國市場營銷總部負責人表示:“銷售公司的成立加強了我們應對市場變化的速度,三大品類的聯合促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具有競爭優勢的選擇,這是很多其他家電品牌所不能相比的。可以預期2010年美的空、冰、洗三大白色家電又將持續領跑行業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