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新興市場,與外資品牌在本國以及全球其它市場不同,有著獨特的特點。這不僅表現在消費需求層面,也體現在市場營銷層面:消費喜好、營銷特征、區域文化,無不體現出中國獨特的文化在這一市場上的深深烙印。其中,四個方面特別要引起外資空調企業的注意:
第一,操盤手要找中國人擔當。選擇中國人作為企業在市場上的操盤手,是基于中國人對國內市場、文化、習俗的諳熟。事實也證明,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運作,以國人擔當操盤手成功的概率比較大。我們清楚地看到,三菱電機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能保持穩步增長,是與其市場操盤手多年來一直是內部培養有很大的關系。
第二,市場渠道布局上,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在國內市場營銷通路上,基本形成了專業空調經銷商(包括批發、零售)、家電大連鎖賣場、綜合電器終端,另外還有廠家自建的專營店等終端。
外資品牌為了操作的方便,只選擇單一的渠道模式。選擇單一渠道模式的弊端在于,有可能會被所選擇一種渠道力量所綁架,而失去對市場的控制力。重要的是,國內這幾種渠道所面對的消費層面是有差異的,家電連鎖主要在中心城市為代表的一級市場,專業渠道在二、三、四級市場占據著主流地位,百貨商場為代表的綜合家電商場,主要是在一二級市場。所以,只選擇一種渠道運作中國市場,就有可能失去一大群消費者。
第三,要在細分市場上尋找突破口。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條件的改善,需求的差異化造就了不同的細分市場。譬如,具有針對性的臥室空調,針對老年人的靜音空調,針對醫院的無菌健康空調,具有審美情趣的藝術化外觀設計,具有便捷的自動清洗功能,還有人性化的智能控制空調等等。另外,空調產品還有向整體家居、住宅整體化解決方案發展的趨勢。
第四,不能機械地學習中國企業的經驗。國內企業在市場操作過程中,不同企業也創造出不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營銷手法。如,淡季打款壓貨旺季銷售的類金融模式,以回款或銷售量為標準的返利模式,以資本為紐帶與經銷商組建公司的合資模式。國內品牌借助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營銷手段,在規模上超越了外資品牌。而外資如何借鑒、如何模仿,并非簡單抄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