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開啟前的檢查與準備工作
目前廣泛使用的活塞式冷水機組均為多臺(最多可達8臺)半封閉壓縮機組合的機型,俗稱多機頭機型,其日常開機前的檢查與準備工作以開利30HK/HR型活塞式冷水機組為例介紹如下:
(1)檢查每臺壓縮機的油位和油溫
1)油面在1/8~3/8;
2)油溫在40℃~50℃,手摸加熱器須發燙。
(2)檢查主電源電壓和電流
1)電源電壓在340V~440V范圍內;
2)三相電壓不平衡值<2%(>2%絕對不能開機)
3)三相電流不平衡值<10%。
(3)啟動冷凍水泵和冷卻水泵,兩個水系統的循環建立起來以后,調節蒸發器和冷凝器進出口閥門的開度,使兩器的進出口壓差均在0.05MPa左右。
(4) 檢查冷凍水供水溫度的設定值是否合適,不合適可改設。
2.冷水機組的啟動
在空調領域中,冷水機組大多采用的是水冷方式,在啟動前先要完成兩個水系統,即冷凍水系統和冷卻水系統的啟動,其啟動順序一般為空氣處理裝置→冷卻塔及冷卻水泵→冷凍水泵。兩個水系統啟動完成,水循環建立以后經再次檢查,設備與管道等無異常情況后即可進入冷水機組(或稱主機)的啟動階段,以此來保證冷水機組啟動時,其部件不會因缺水或少水而損壞。
應該注意的是,需要多臺水泵,冷卻塔或冷水機組同時運行時,在按上述順序啟動各設備的過程中,都應先啟動一臺,待運行平穩后(可通過觀察運行電流值來判定),再啟動下一臺,盡量避免多臺同時啟動的方式(特別是采用遙控啟動時尤其要注意),防止由于啟動瞬間的啟動電流過大,造成很大的線路電壓降而使其啟動困難,并影響到同一線路上其他電動設備的正常運行,甚至發生控制回路或主回路中熔斷器燒斷的現象。
3.冷水機組的運行調節
不同類型和同類型但不同型式的機組,由于其自身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制冷劑不同,在運行參數和運行特征方面都或多或少有些差異,了解和掌握所管理的冷水機組正常運行標志和制冷量的調節方法,是掌握用好該機組的基礎。
對于冷水機組,在運行時主要需關注以下情況:
(1)蒸發器冷凍水進、出口的溫度和壓力;
(2)冷凝器冷卻水進、出口的溫度和壓力;
(3)蒸發器中制冷劑的壓力和溫度;
(4)冷凝器中制冷劑的壓力和溫度;
(5)主電機的電流和電壓;
(6)潤滑油的壓力和溫度;
(7)縮機組運轉是否平穩,有否異常的響聲;
(8)機組的各閥門有無泄漏;
(9)與各水管的接頭是否嚴密。
冷水機組的主要運行參數要作為原始數據記錄在案,以便與正常運行參數進行比較,借以判斷機組的工作狀態。
塞式冷水機組正常運行參數表
蒸發壓力
正常范圍 0.4~0.6Mpa
吸氣溫度
正常范圍 蒸發溫度+5~10℃的過熱度
冷凝壓力
正常范圍 1.7~1.8Mpa
排氣溫度
正常范圍 110~135℃
冷卻水壓差
正常范圍 0.05~0.10Mpa
冷卻水溫度
正常范圍 4~5℃
油溫
正常范圍 低于74℃
油壓差
正常范圍 0.05~0.08Mpa
電機外殼溫度
正常范圍 低于51℃
4.制冷量調節
開利30HK/HR型活塞式冷水機組的制冷量調節是通過制冷量調節裝置自動完成的。制冷量調節裝置由冷凍水溫度控制器、分級控制器和一些由電磁閥控制的氣缸卸載機構組成,通過感受冷凍水的回水溫度來控制壓縮機的工作臺數和一臺特定壓縮機若干個工作氣缸的上載或卸載來實現制冷量的梯級調節。
5.運行參數分析
(1)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
蒸發器內制冷劑具有的壓力和溫度,是制冷劑的飽和壓力和飽和溫度,可以通過設置在蒸發器上的相應儀器或儀表測出。這兩個參數中,測得其中一個,可以通過相應制冷劑的熱力性質表查到另外一個。當這兩個參數都能檢測到,但與查表值不相同時,有可能是制冷劑中混入了過多的雜質或傳感器及儀表損壞。
蒸發壓力、蒸發溫度與冷凍水帶人蒸發器的熱量有密切關系。空調冷負荷大時,蒸發器冷凍水的回水溫度升高,引起蒸發溫度升高,對應的蒸發壓力也升高。相反,當空調冷負荷減少時,冷凍水回水溫度降低,其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均降低。實際運行中,空調房間的冷負荷是經常變化的,為了使冷水機組的工作性能適應這種變化,一般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對冷水機組實行能量調節,來維持蒸發器內的壓力和溫度相對穩定在一個很小的波動范圍內。蒸發器內壓力和溫度波動范圍的大小,完全取決于空調冷負荷變化的頻率和機組本身的自控調節性能。一般情況下,冷水機組的制冷量必須略大于其負擔的空調設計冷負荷量,否則將無法在運行中得到滿意的空調效果。
根據我國JB/T7666 95標準(制冷和空調設備名義工況一般規定)的規定,冷水機組的名義工況為冷凍水出水溫度7℃,冷卻水回水溫度32℃。其他相應的參數為冷凍水回水溫度12℃,冷卻水出水溫度37℃。由于提高冷凍水的出水溫度對冷水機組的經濟性十分有利,運行中在滿足空調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提高冷凍水出水溫度。
一般情況下,蒸發溫度常控制在3℃~5℃的范圍內,較冷凍水出水溫度低2℃~4℃。過高的蒸發溫度往往難以達到所要求的空調效果,而過低的蒸發溫度,不但增加冷水機組的能量消耗,還容易造成蒸發管道凍裂。
蒸發溫度與冷凍水出水溫度之差隨蒸發器冷負荷的增減而分別增大或減小。在同樣負荷情況下,溫差增大則傳熱系數減小。此外,該溫度差大小還與傳熱面積有關,而且管內的污垢情況,管外潤滑油的積聚情況也有一定影響。為了減小溫差,增強傳熱效果,要定期清除蒸發器水管內的污垢,積極采取措施將潤滑油引回到油箱中去。
(2)冷凝壓力與冷凝溫度
由于冷凝器內的制冷劑通常也是處于飽和狀態的,因此其壓力和溫度也可以通過相應制冷劑的熱力性質表互相查找。
冷凝器所使用的冷卻介質,對冷水機組冷凝溫度和冷凝壓力的高低有重要影響。冷水機組冷凝溫度的高低隨冷卻介質溫度的高低而變化。水冷式機組的冷凝溫度一般要高于冷卻水出水溫度2℃~4℃,如果高于4℃,則應檢查冷凝器內的銅管是否結垢需要清洗;空冷式機組的冷凝溫度一般要高于出風溫度4℃~8℃。
冷凝溫度的高低,在蒸發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對于冷水機組功率消耗有決定意義。冷凝溫度升高,功耗增大。反之,冷凝溫度降低,功耗隨之降低。當空氣存在于冷凝器中時,冷凝溫度與冷卻水出口溫差增大,而冷卻水進、出口溫差反而減小,這時冷凝器的傳熱效果不好,冷凝器外殼有燙手感。
除此之外,冷凝器管子水側結垢和淤泥對傳熱的影響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因此,在冷水機組運行時,應注意保證冷卻水溫度、水量、水質等指標在合格范圍內。
(3)冷凍水的壓力與溫度
空調用冷水機組一般是在名義工況所規定的冷凍水回水溫度12℃,供水溫度7℃,溫差5℃的條件下運行的。對于同一臺冷水機組來說,如果其運行條件不變,在外界負荷一定的情況下,冷水機組的制冷量是一定的。此時,由Q=W×△t可知:通過蒸發器的冷凍水流量與供、回水溫度差成反比,即冷凍水流量越大,溫差越小;反之,流量越小,溫差越大。所以,冷水機組名義工況規定冷凍水供、回水溫差為5℃,這實際上就限定了冷水機組的冷凍水流量,該流量可以通過控制冷凍水經過蒸發器的壓力降來實現。一般情況下這個壓力降為0.05MPa,其控制方法是調節冷凍水泵出口閥門的開度和蒸發器供、回水閥門的開度。
閥門開度調節的原則一是蒸發器出水有足夠的壓力來克服冷凍水閉路循環管路中的阻力;二是冷水機組在負擔設計負荷的情況下運行,蒸發器進、出水溫差為5℃。按照上述要求,閥門一經調定,冷凍水系統各閥門開度的大小就應相對穩定不變,即使在非調定工況下運行,各閥門也應相對穩定不變。
應當注意,全開閥門加大冷凍水流量,減少進、出水溫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這樣做雖然會使蒸發器的蒸發溫度提高,冷水機組的輸出冷量有所增加,但水泵功耗也因此而提高,兩相比較得不償失。所以,蒸發器冷凍水側進、出水壓降控制在0.05MPa為宜。
為了冷水機組的運行安全,蒸發器出水溫度一般都不低于3℃。此外,冷凍水系統雖然是封閉的,蒸發器水管內的結垢和腐蝕不會像冷凝器那樣嚴重,但從設備檢查維修的要求出發,應每三年對蒸發器的管道和冷凍水系統的其他管道清洗一次。
(4) 冷卻水的壓力與溫度
冷水機組在名義工況下運行,其冷凝器進水溫度為32℃,出水溫度為37℃,溫差5℃。對于一臺已經在運行的冷水機組,環境條件、負荷和制冷量都為定值時,冷凝熱負荷無疑也為定值,冷卻水流量必然也為一定值,而且該流量與進出水溫差成反比。這個流量通常用進出冷凝器的冷卻水的壓力降來控制。在名義工況下,冷凝器進出水壓力降一般為0.07MPa左右。壓力降調定方法同樣是采取調節冷卻水泵出口閥門開度和冷凝器進、出水管閥門開度的方法。所遵循的原則也是兩個:一是冷凝器的出水應有足夠的壓力來克服冷卻水管路中的阻力;二是冷水機組在設計負荷下運行時,進、出冷凝器的冷卻水溫差為5℃。同樣應該注意的是,隨意過量開大冷卻水閥門,增大冷卻水量借以降低冷凝壓力,試圖降低能耗的作法,只能事與愿違,適得其反。
為了降低冷水機組的功率消耗,應當盡可能降低其冷凝溫度。可采取的措施有兩個:一是降低冷凝器的進水溫度上是加大冷卻水量。但是,冷凝器的進水溫度取決于大氣溫度和相對濕度,受自然條件變化的影響和限制;加大冷卻水流量雖然簡單易行,但流量不是可以無限制加大的,要受到冷卻水泵容量的限制。此外,過分加大冷卻水流量,往往會引起冷卻水泵功率消耗急劇上升,也得不到理想的結果。所以冷水機組冷卻水量的選擇,以名義工況下,冷卻水進、出冷凝器壓降為0.07MPa為宜。
(5)壓縮機的吸氣溫度
對活塞式壓縮機來說,吸氣溫度是指壓縮機吸氣腔中制冷劑氣體的溫度,吸氣溫度的高低,不僅影響排氣溫度的高低,而且對壓縮機的容積制冷量有重要影響。壓縮機吸氣溫度高時,排氣溫度也高,制冷劑被吸人時的比容大,此時壓縮機的單位容積制冷量小。相反,壓縮機吸氣溫度低時,其單位容積制冷量則大。但是,壓縮機吸氣溫度過低,可能造成制冷劑液體被壓縮機吸人,使活塞式壓縮機發生“液擊”。
為了保證壓縮機的正常運行,其吸氣溫度需要比蒸發溫度高一些,亦即應具有一定的過熱度。對于活塞式冷水機組,其吸氣過熱度一般為5℃~10℃,如果采用干式蒸發器,則通過調節熱力膨脹閥的調節螺桿,就可以調節過熱度的大小。此外,要注意壓縮機吸氣管道的長短和包扎的保溫材料性能的好壞對過熱度會有一定影響。
(6)壓縮機的排氣溫度
壓縮機的排氣溫度是制冷劑經過壓縮后的高壓過熱蒸氣到達壓縮機排氣腔時的溫度。由于壓縮機所排出的制冷劑為過熱蒸氣,其壓力和溫度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通常是靠設置在壓縮機排氣腔的溫度計來測量的。排氣溫度要比冷凝溫度高得多。排氣溫度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壓縮機的吸氣溫度,兩者是正比關系。此外,排氣溫度還與制冷劑的種類和壓縮比的高低有關,在空調工況下,由于壓縮比不大,所以排氣溫度并不很高。當活塞式壓縮機吸、排氣閥片不嚴密或破碎引起泄漏(內泄漏)時,排氣溫度會明顯上升。
(7)油壓差、油溫與油位高度
潤滑油系統是冷水機組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為機組的運動部件提供潤滑和冷卻條件,離心式、螺桿式和部分活塞式冷水機組還需要利用潤滑油來控制能量調節裝置或抽氣回收裝置。從各種冷水機組潤滑系統的組成特點看,除活塞式機組將潤滑油貯存在壓縮機曲軸箱內依附于制冷系統外,離心式和螺桿式機組都有獨立的潤滑油系統,有自己的油貯存器,還有專門用于降低油溫的油冷卻器。
(8)主電機運行電流與電壓
主電機在運行中,依靠輸給一定的電流和規定的電壓,來保證壓縮機運行所需要的功率。一般主電機要求的額定供電電壓為400V、三相、50Hz,供電的平均相電壓不穩定率小于2%。
實際運行中,主電機的運行電流在冷水機組冷凍水和冷卻水進、出水溫度不變的情況下,隨能量調節中的制冷量大小而增加或減少。活塞式冷水機組投入運行的壓縮機臺數或氣缸數多少都會影響到運行電流的大小。但當冷凍水或冷卻水進、出水溫度變化時,就很難做出正確判斷。不過,通過安裝在機組開關柜上的電流表讀數可以反映出上述兩種工況下的差別:凡運行電流值大的,主電機負荷就重,反之負荷就輕。通過對冷水機組運行電流和電壓參數的記錄,可以得出主電機在各種情況下消耗的功率大小。
電流值是一個隨電機負荷變化而變化的重要參數。冷水機組運行時應注意經常與總配電室的電流表作比較。同時應注意指針的擺動(因平常難免有些小的擺動)。正常情況下因三相電源的相不平衡或電壓變化,會使電流表指針作周期性或不規則的大幅度擺動。
在壓縮機負荷變化時,也會引起這種現象發生,運行中必須住意加強監視,保持電流、電壓值的正常狀態。
6.冷水機組的關閉
舒適性用途的中央空調系統由于受使用時間和氣候的影響,其運行是間歇性的。當不需要繼續使用或要定期保養維修或冷凍水供水溫度低于設定值而停止冷水機組制冷運行時,為正常停機;因冷水機組某部分出現故障而引起保護裝置動作的停機為故障停機。到停用時間(如寫字樓下班、商場關門等)需要停機或要進行定期保養維修需要停機或其他非故障性的人為主動停機,通常都是采用手動操作;冷凍水供水溫度低于設定值和因故障或其他原因使某些參數超過保護性安全極限而引起的保護停機,則由冷水機組自動操作完成。
一般來說,空調用水冷冷水機組及其水系統的停機操作順序是其啟動操作順序的逆過程,即冷水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及冷卻塔→空氣處理裝置。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冷水機組壓縮機與冷卻水泵的停機間隔時間,應能保證進入冷凝器內的高溫高壓氣體制冷劑全部冷凝為液體,且最好全部進入貯液器;而冷水機組壓縮機與冷凍水泵的停機間隔時間,應能保證蒸發器內的液態制冷劑全部氣化變成過熱氣體,以防凍管事故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