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問題是對法國泰康壓縮機講的,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問題在無論怎樣的工藝,無論怎樣的用途和無論在何處使用下都會發生。一般地講,這些問題可隨著冷凍工業發展而解決,而不是僅用某一項復雜工藝就可解決。
全封閉壓縮機故障種類
壓縮機故障分析結果如下:
— 聲稱有故障壓縮機中有20%實際上是好的,工作正常
— 從整機返回的壓縮機故障與從銷售網絡返回的壓縮機故障相比較,是有很大不同的
— 從銷售網絡返回的壓縮機故障比從整機返回壓縮機的故障多3-5倍
— 電氣故障總和占全部故障的20%
— 壓縮機缺油(即油位在標準高度50%以下時)故障占全部故障的6%
— 壓縮機卡死(機械故障)約為全部故障20%
— 內部泄漏(閥片或墊片損壞,內排氣管破裂等)約為全部故障的8%
— 壓縮機吸入空氣(即吸氣管泄漏)約占全部故障的5%
剩下的即是其他故障,如噪聲過大,運輸或裝卸損壞等等。
經過總結故障可區分如下:
— 20% 無故障
— 29% 電器故障
— 6% 缺油
— 20% 卡死
— 5% 吸入空氣
— 8% 內部泄漏
— 12% 其他故障
上面這些數字代表一個平均數,對不同的壓縮機系列和型號,對不同的用途的壓縮機這些數字是不同的。這次分析的目的是對上述故障提出一些原因和說明,并對如何使用壓縮機使之工作可靠提出解決辦法和建議。
電器故障
(1) 內部線路起弧
該故障約占電器故障的20%,即占全部故障的6%,該種故障是 馬達在真空狀態下供電或是真空狀態下電充擊的典型結果。
在此種情況下,接線柱之間或接線柱與壓縮機外殼之間發生火 花,也可能在線圈內部發生火花,這稱為電暈效應(CORONA EFFECT),因此要大聲勸告用戶,只能在真空破壞后才能供電。對于電沖擊試驗也是如此。
為了工藝安全,建議充注冷媒(系統抽空后)并用壓力表檢查壓 力,應高于大氣壓力。事實上,從排氣側(往復壓縮機的“高壓” 側)或從旋轉式壓縮機的吸氣側或其他地方(殼體內高壓)充注 冷媒,冷媒氣體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使馬達區域增壓。
絕對不要在真空狀態下向壓縮機供電
絕對不要在真空破壞以前施加電沖擊
(2) 副繞組燒毀
該類故障占電器故障(單相馬達)的80%,即全部故障的22%。
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是由于副繞組通電時間過長超出設計要求 (PSC或CSR馬達)或是電流過大而引起過熱的結果。很困難 找到這種故障的根源所在,但是,進行了一些研究計劃以找出故 障解釋。
下列原因可以作為可能的原因:
2-a 接線錯誤
在大多數情況下,故障發生在裝有電壓繼電器(即CSR馬達)的 情況下,當然其他類型的馬達也有發生。但PTC馬達不會發生, 因為PTC馬達其副繞組是保護的。
作為直接后果,起動電容器也損壞。這二種故障(副繞組與起動 電容器故障)可能是同時發生的。某種接線錯誤可能使副繞組在 數秒內燒毀,這也包括PSC馬達類型(但只有運轉電容器)。
但是,這種接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注意在壓縮機起動時間 噪聲大小。因為接線錯誤會產生搖擺的噪聲。
2-b 繼電器安裝位置
這種故障僅在壓縮機起動時繼電器斷不開而發生。電流繼電器特 別是僅在垂直安裝位置時才能安全工作。在任何情況下,允許最 大安裝偏差±15°。如果此偏差超出此限度,繼電器打不開,副繞 組和起動電容保持通電,那就要燒毀。
大多數情況下,繼電器放在電器盒內,為此在壓縮機起動前要檢 查安裝位置。電壓繼電器對正確安裝位置不太敏感,但是其特性 (即釋放/吸合)要變化,因此也會發生同樣的故障。
2-c 每小時起動次數
壓縮機起動時,副繞組通過大電流。通電如太長副繞組會損壞,雖然設計上不允許這樣。
為此,副繞組不允許保持通電(PSC馬達除外),并且在二次起動之間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以使副繞組冷卻下來。
作為基本規則,也根據技術的發展,每小時最多的起動次數應小于10次,特殊情況下可允許12次。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為每小時 7-8次。
裝置的開停比即運行時間與停機時間的比應不超過0.75,以使副繞組有足夠時間冷卻。顯然,連續運轉數小時(每天開動一次) 是最理想的,這樣可保證與經常開停相比有高的壓縮機可靠性。
有些裝置有低壓壓力表作為監視。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切斷后重新起用該壓力表時應有一段時間延遲。雖然該表不是用作安全裝 置,特別在冷媒充注量不夠時(吸氣側泄漏)要延長時間延遲。 壓縮機起動延遲時間繼電器可以避免這種故障。
2-d 繼電器用錯
某種繼電器僅適用于一種壓縮機。因此,它的特性是專用的(吸合/釋放)以保證安全起動。每一種馬達也專為適合某種繼電器特性而設計,以使能夠在規定的電壓范圍內的任何電壓都能起動壓縮機。大多數繼電器看起來是一樣的,而且都裝在任何壓縮機上工作而不會立即發生問題。因此,重要的是要檢查壓縮機供電電壓。
繼電器的吸合和釋放電壓和通過繼電器電流成正比,因此也與馬達的供電電壓成正比。人們都不太注意電壓波動會影響繼電器工 況的事實以及這種波動的后果。
電壓太高會形成副繞組長久通電(繼電器不斷開)。反之,電壓太低會使起動失敗,或形成開/停狀態。
只有制造廠認可的繼電器有準許使用。
注:“通用繼電器”
修配市場出售的繼電器也可能會成功地工作,但隨后,它會在使用現場出現故障。除了馬達的起動扭矩被限定,形成壓縮機起動 困難外,PTC型 通用繼電器有一個再起動的時間延遲(冷卻問 題),因此形成壓縮機處于永久性的非起動狀態。
2-e 繼電器故障
任何繼電器可能在初始階段發生或在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生故障。在大多數情況下,故障是與繼電器本身的或是放電起弧的機械故 障有關的。
故障的根源來自副繞組燒毀或起動電容器損壞。此類故障是難于查明的。但大多數情況,有的是此類故障的后果。可以提出的最 好忠告是“在任何情況下不要使用先前損壞過的繼電器”
備注:對繼電器進行試驗性機械運行(翻倒方法)是不足證明能夠使用的。任何損壞了的繼電器必須更換新的繼電器。
2-f 電壓不對
例:“A”型額定電壓為100/115V的繼電器通以220伏,壓縮機起動以后,如繼電器不釋放,這樣副繞組和起動電容器在過載 保護器切斷前即通過大電流。
(3) 主繞組燒毀
這類故障約為單相壓縮機電器故障的3.5%(按歐洲市場統計率)。這類故障大多數來源于使用問題,即不在正常工況下運轉。
主要原因有三:
— 壓縮機選型錯誤
— 冷凝器太小或堵塞(或馬達風扇故障)
— 冷卻壓縮機的空氣流不夠或形成熱空氣循環
3-a 壓縮機選型錯誤
電動機是設計在規定的蒸發溫度區域,為一定的冷媒和規定的電壓范圍內在最佳效率下工作的。其中任一因素的偏差可能會是決 定性的,并形成過熱而過載保護器未跳開:即或是在非設計的運 轉工況下功率不夠,或是在周圍環境下的熱交換不夠。
壓縮機過大,配上一個不能匹配同樣冷量的冷凝器也會有問題。因為熱交換量增大。最重要的是壓縮機冷量必須與冷凝器規格、 冷量相匹配。選型錯誤使系統平衡溫度增高4-5K(冷凝溫度), 因此系統性能的增加只是期望值的60%,如果壓縮機設計能有油冷器或用風扇冷卻,這種冷卻方法必須要使用。
3-b 冷凝器太小或冷凝器堵塞
這二種情況都會使系統在設計范圍以外工作,其后果如同上節所述。
冷凝器堵塞或風扇馬達損壞會使冷凝溫度大大增高(也使排氣壓力大為增高)。但風扇冷卻的壓縮機冷卻或冷卻氣流卻不夠,或空氣氣流溫度太高。雖然此時形成異常過熱,但過載保護器跳閘卻不發生。
3-c 氣流不充分或熱空氣循環
此故障大多數情況是由于設計者疏忽而造成系統設計不佳。壓縮機和冷凝器的冷卻必須有最佳的氣流(在氣流組織和氣流溫度方 面)以保證最佳效率。
冷凝機組裝在一個很小的空間內應保證有充足的流入空氣口和同樣大小的流入口。
在某些情況下,裝置本身看起來不錯,但對壓縮機來說并一定是好,對冷凝器可靠運行來說不一定是好。很多情況下冷凝機組的安裝方向并不與空氣流入口和流出口方向很好地對準,因此有可能使流入冷凝器的冷空氣被同一地方的熱空氣所加熱,這就是空氣循環。
在裝置現場使用中,檢查冷凝器流入空氣溫度,發現某些情況流入空氣溫度比大氣溫度高10K以上,例如大氣溫度32°C,我們發現吸入冷凝器的空氣是44°C(在冷凝器前面10公分處)。
在高的環境溫度下會發現這樣的運轉工況,這種工況與裝置的受限制的狀態有關,發生過載保護器跳開。在這種情況下,維修人員常常作這樣的解釋:“冷凝器太小”。但他卻從來不想到這是“熱空氣循環”。
對上述所有的原因,主繞組燒毀不是主要的后果,閥片上油結炭或過載保護器跳開都總是要降低壓縮機的壽命的。
缺油
為進一步研究,只分解了具有50%原油量的壓縮機。這類故障占全部故障的6%,但可能在大型壓縮機內發生即AG和AN系列(約占全部故障20%)。
缺油的后果是壓縮機卡死或發生早期磨損。壓縮機缺油可以有以下二個原因來解釋:
— 壓縮機回油不好
— 壓縮機停機期間起泡
(1) 壓縮機回油不好
一小部分油與冷媒氣混合,并在系統中循環。為避免系統內積存油和保證管道內最大的冷媒循環流速。一般認為,冷媒氣質量流量1%以下油氣混合物在系統中循環是允許的。例如,1.5HP的壓 縮機可能有每小時1公斤油的循環,這意味著有1.2倍的油加注量在系統內循環。
壓縮機制造廠為獲得冷媒與油的良好的互溶性,選定和認證一定的冷凍油。但是在機械設計上必須以最小的冷媒氣體流速提供壓縮機的良好回油,也就是管路尺寸特別是吸氣管路尺寸必須謹慎選擇。也就是管路直徑大小須在壓降和良好回油之間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