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食品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冷庫的需求,加上人們對冷凍、冷藏食品的認知度也越來越高,國內冷藏冷凍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加。空調制冷大市場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冷庫的總容量為700多萬立方米,每年全國對冷庫的需求量正在以30%的速度增長。
而今年三月,諸暨市場監管局通過食品安全百日嚴打一號行動——凍品倉庫專項執法行動走訪調查發現,不少商戶存在帳目管理較隨意,冷庫經營者未建立食品索證索票制度;自律能力較差,食品進貨把關不嚴,進口產品無中文標識、進口產品(主要是牛肉制品)無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IQ標識等。
同時調查發現,冷庫凍藏食品因其產品來源的多樣性,分由農業、商貿、海洋和漁業、動植物檢疫、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質量技術、工商、食品藥品等多個市場監管部門依據不同的食品安全法律與標準承擔相應的監管職能,食品安全界限模糊,多頭、重復的管理體制,容易形成監管真空。
為規范冷庫食品安全管理,諸暨市場監管局專門出臺了《諸暨市冷庫食品管理制度》,包括《冷庫經營者自律制度》、《冷庫食品安全責任書》、《冷庫商品管理臺帳》樣本等規范性文本,切實增強經營者自律意識。
“其實現在很多經營戶都有安全管理的意識,但是不知道如何自律,就缺乏這樣一套完善的制度。”諸暨市場監管局李國女表示,此次冷庫食品管理制度,明確冷庫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同時規范冷庫食品出入庫的索證索票及臺帳制度,有效實現冷凍倉庫食品的追根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