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鏈行業的高速發展,制冷設備的市場也大大地被打開。值得期待的前景帶來了極大的機遇,但同時制冷設備企業也面臨挑戰:面對急速膨脹的市場,公司如何在企業之林中脫穎而出?
近期冷鏈設備行業復蘇跡象明顯,2013年下半年行業訂單回暖幅度較大,自8月份開始,由小制冷設備傳導到了大制冷設備,業內認為本次復蘇2014年能夠持續。當前我國GDP年均保持較高增長,人均收入快速上升,城鎮化率處在50%-60%區間;冷鏈食品需求快速釋放;冷鏈行業的相關政策法規出臺,行業規范化發展等,種種跡象表明,冷鏈行業已經步入高速發展期。
冷鏈設備發展如此迅速的主要驅動因素在于,中央1號文件等強農惠農新政策加快農產品冷鏈發展;已實施的新版GSP預計將新增70億元的冷鏈技術裝備市場。冷庫用電優惠,大幅降低冷庫運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2014年可視為冷鏈生鮮物流元年,包括天貓在內的眾多企業大舉進入生鮮冷鏈宅配市場。
目前,中國制冷學會正在從技術層面和操作層面來制定冷藏鏈相關標準。而這兩方面的標準,都將劃分為冷凍和冷藏兩個方面。這四個標準將涵蓋大量的冷藏鏈相關標準并對其進行系統的梳理。這樣,可以解決原來標準零星分布在各行業和領域的問題。
我國制冷設備企業與發達國家相比,科研投入較低,檢測手段也相對落后,影響了制冷技術水平的提高。從長遠發展看,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制冷行業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