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冷庫“氨危”催生智能報警系統,“這是一套由電腦操控的智能型報警監控系統。在它的‘監視’下,一旦發現冷庫內有氨氣泄露,它立即會報警,或進行水稀釋處理。”4日下午,舟職技校電子信息教研組的王曉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已將該項研究成果轉化為產品,并在舟山籍冷凍船“天祥57”號船上試用。
遼寧、上海的液氨泄漏事件觸動“靈感”
這套可視智能船舶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監控報警系統剛“誕生”不久,王曉波告訴記者,2013年發生在上海、遼寧的兩場液氨泄漏事件令人記憶深刻。同時,他也發現目前國內漁業船舶直接制冷設備的氨氣泄漏監控報警系統,多數不具備智能化,沒有人機操作系統和應用界面,不支持數據儲存、查看和報警查詢,不支持通訊,安全防護弱,場地的適用性弱。
舟職技校電子信息教研組研究人員由此想到,如果有一臺可視性強、靈敏度高的監控報警系統,應該能有效控制氨氣泄漏的危害。隨后,舟職技校電子信息教研組立即與舟峰海洋電子信息研究所共同組建了一個研發小組,對設想中的智能報警系統全力攻關。經過一年多的反復試驗,終于有了成果。
不僅“嗅覺”靈敏,還會自動排險
“當氨機房內的氨氣泄漏達到報警濃度,感應器就會立即開啟警報。當氨氣濃度繼續加大時,與系統相連接的風機、水噴頭就會自動啟動。通過排風、水稀釋來降低室內氨濃度。”王曉波介紹道。
除安裝在主機房的這些“鼻子”外,在值班室內還可以通過監控系統看到主機房內的一切,同時也可手動操作進行“排氨”,降低危險程度。
這套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的船舶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監控報警系統,較適用于漁業船舶直接制冷系統或冷庫直接制冷系統的氨氣機房。
技術成果轉化產品,已有企業預定
研究技術不能只停留在書面上。該項技術研發成功并通過檢測后,研發小組立即委托三峰電器有限公司進行生產,目前已有6臺設備被舟山和外地幾艘冷凍運輸漁船預定。“這一技術的成功開發,提升了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可視性,也為安全生產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王曉波說。
國家農業部對這套報警系統的研發高度重視,已派人與舟職技校取得聯系,提取樣機進行試測,若適合,有可能在漁業船舶冷凍設備上推廣使用。目前,該項技術正在申請相關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