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發生了多次液氨泄露的特大事故。液氨是一種危險的化學物品,產生的氣體通過呼吸,口腔甚至皮膚吸收,給人體眾多組織造成危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危險化學物質倉儲、物流、市場等場所層出不窮,并堆積大量可燃化學物資,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重大傷亡。
演習現場,伴隨著濃煙的涌出,窗口的不停的冒出明火。高處的窗口,不時有市民伸出醒目的布條求救。接到報警后,消防人員很快趕到了現場。“雖然知道是演習,還是覺得驚心動魄。”陳先生是冷庫的業主,得知今天有消防演習,早早的就來到現場等候,“我覺得這樣的演習非常有必要,能夠讓可能出現危險扼殺在搖籃里。”和陳先生一樣,上午的演習吸引了大量業主和市民觀看,大家紛紛拿出手機將消防人員的步驟一一拍下。
“哇,消防人員為什么要穿著‘隔離’服?”面對不同身份的消防戰士,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原來,那是防化救援服,消防員攜帶著有毒氣體探測儀、可燃氣體探測儀進入事故現場,對液氨泄露進行內部偵查時,有效的對自身安全進行保護。同時,能最快的掌握人員被困、泄露位置、掌握液氨儲量等情況,為指揮部下一步的搶險救人工作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
云梯車、高噴車、十八噸水罐車的駛入,加上公安、消防、質監、醫療、環保等多部門的參與,讓火勢得以撲滅,傷者也被順利救出。至此,也為演習劃上了完滿的句號。
“紅星冷庫液氨儲量大、營業場所大、影響人員多,是長沙相對液氨泄露可能性大的地區。”長沙市消防支隊司令部參謀長劉紅軍說,“演習主要目的是告訴所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營業場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全體的市民,遇到緊急情況時應該如何進行處置。在生活中如果發現這類情況,應首先觀察周邊環境,選擇安全的逃生途徑,然后立即報警。”
活動現場,消防官兵還向市民展示了滅火器等日常基礎消防設備的使用,并發放了消防宣傳手冊、講解了消防安全知識以及現場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