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是是全國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種植冬季瓜菜的好收成離不開預冷庫的建設。通過吉林因液氨泄露引發爆炸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海南省積極的開展水果冷庫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海南冷庫企業達158家,預冷庫總容量達24萬噸,年處理瓜果菜預冷能力達480萬噸,可滿足65%的瓜果菜預冷商品化的處理,能有效保障海南瓜果菜暢銷島內外。
6月3日吉林某公司因液氨泄露引發爆炸,傷亡、損失慘重。這起事故的發生,給海南省瓜果菜田頭預冷庫的安全生產管理敲響了警鐘。海南省農業廳12日就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有關事項向全省各市縣發出緊急通知。
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國內多次發生冷庫內氨氣泄漏事故。雖然海南的瓜果菜田頭預冷系統沒有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但是存在不少問題:一是有些市縣和冷庫企業存在麻痹思想;二是備案和安全制度不健全;三是專業技術人員缺乏;四是預冷庫在安裝設備過程中存在火災隱患;五是制冷設備老化,安全隱患較大,預冷庫的安全生產不容忽視。
業內人士建議,吉林大火的發生,政府主管部門應增撥公共安全基金,應做好各企業用氨登記,摸清家底,應做到監督心中有數,對氨制冷設備和管道進行定期檢驗,并做出其安全性評估。在此基礎上,更應杜絕“長官工程”、“人情工程”,杜絕“邊設計、邊施工、邊投產”以及“自我設計、自我安裝、自我施工”,尤其注意聚氨酯施工單位的資質審查,這是確保安全的前提。
不僅海南需要進行冷庫安全隱患防范的工作,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應該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減少引發發生的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