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國資委表示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目前不是最佳時機,除了關注上繳紅利之外,社會更應關注企業上繳的稅。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國有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稅8.3元,外資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稅3.5元,民營企業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稅3.8元。也就是說,同等收入額度下,國企納稅額最高,創造的社會財富最多。
專家指出,“納稅是衡量一個企業的好壞的基本標準之一。”
據了解,2012年格力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000.84億元,納稅超過74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連續十一年位居中國家電行業納稅榜首。每百元銷售收入繳稅7.3元,明顯高于其他家電企業。其負責人表示,企業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關注利潤增長上,更要看企業能給社會帶來什么。
誠信納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最重要表現,納稅的多少反映出企業創造社會財富的多寡,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考察一個企業的時候,往往習慣性地將目光盯在營業收入、銷量及盈利上,有時還會檢索一下企業的行業排名及品牌價值。這些要素無疑是衡量企業規模與實力的重要依據,但是這些指標無法準確地表達一個企業的社會價值。所謂“社會價值”,就是這個企業存在的社會意義。
一般認為,衡量一個企業社會價值大小最重要的硬指標就是納稅金額。從這個層面來說,納稅越多的企業,創造了越多的社會財富,同時也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關愛員工,對員工負責,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另一個指標。
2006年、2011年格力電器先后共投資6億元興建員工生活區,可容納近20000名員工居住,配備有員工活動中心、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網吧等文體娛樂設施以及超市、醫院、餐飲、銀行、理發店等生活設施。格力電器的目標是未來幾年實現一線員工“一人一居室”。
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全球受到拖累,許多中國企業通過大規模裁員、減薪等縮減開支,格力電器不僅未裁一人,反而大規模加薪,逆勢招進大批新員工。
2011年,歐美債務危機持續蔓延,同行企業大規模裁員,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再次明確表示,決不裁員。她說,員工是格力的財富,格力有責任愛護他們而不是把他們推向社會。
在關愛員工的同時,格力電器積極籌建工程技術學院,為員工提供再學習、再深造的機會,“授之以漁”。
董明珠透露,2013年格力電器計劃為一線工人將再漲薪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