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穩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空調已經在中國城鎮全面普及,特別是在一些非采暖地區,空調已經成為家庭必備的生活用品。但通過筆者的調查發現,許多樓盤在業主人住后卻發現設計預留的空調室外機位尺寸偏小或位置不當,導致住戶無法安裝空調外機,以至不得以只能通過空調支架固定在外墻上,不但影響小區整體環境的美觀,同時也會因支架銹蝕問題留下若干年后的隱患,因此這就要求建筑師在設計非集中空調的居住建筑時,必須考慮合理的空調安裝位置,達到既能保證其正常有效的使用,又吻合建筑布局,同時滿足建筑立面的美感。
一般來講,家用空調常用壁掛機和柜機(對于部分全裝修高檔住宅使用的小型戶式中央空調,考慮目前應用范圍較小,在此不做分類),從戶型使用情況看,掛機一般用于室內使用面積在20平方米以內的房間,如臥室、小面積客廳等,功率一般在2匹以內,則其室外機凈尺寸一般最大為850mm(長)×350mm(寬)×600mm(高),考慮空調外機安裝時上部和四周各留出100mm的凈距(冷媒管接人方向需150mm,當空調板中有屋面雨水立管或陽臺雨水立管穿過時,擱板長度應加大150mm,或加大空調板深度l50mm。圖1),則可以推算出空調外機安裝位置凈尺寸應為1100mm(長)×550mm(寬)×700-800mm(高);柜機一般用于面積為20-4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如大客廳(連餐廳)等,功率一般在3匹以內,則室外機凈尺寸一般為950mm(長)×350mm(寬)×850mm(高),空調外機安裝位置凈尺寸應為1200mm(長)×600mm(寬)x1100mm(高)。當然如果單純從房間具體使用面積反推空調功率,可能有些小房間的室外機擱置尺寸可適當縮小,但考慮部分住戶人住時可能用的是以前購買的空調,因此筆者建議在條件許可時盡量留出適當的余量,以免給住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浪費。另外現在市場上的空調外機有變的趨勢,設計單位也可隨時通過調查研究來調整機位尺寸的設計
1)非集中空調的居住建筑中,每個居住空間都應考慮空調器的安裝位置;南北廳(客廳、餐廳)連通的住宅戶型,當南北進深較大時,宜考慮分別設置空調。
2)室內機應符合住戶的常規布局,并盡量靠近室外機;空調外機擱板應盡量靠近可開啟門窗或陽臺,以方便安裝操作;空調冷媒管預留洞口應盡量貼近直角墻面的陰角處,避免管線彎折(如有彎折處,半徑不應小于150mm)或空離墻面及外露太多,空調管線裸露室外的部位應盡量考慮遮蔽措施。
3)空調百頁(或穿孔板)的有效通風率應≥75%,并宜考慮開啟合頁、固定插銷及注意開啟方向要方便安裝操作;空調百頁尺寸宜比洞口尺寸上下各留100mm的縫隙便于開啟及安裝時踏握著力;如果通過住戶外窗安裝空調,應該注意可開啟扇的尺寸、方向及安裝、維修的可操作性。
4)當空調外機為側向置入時,安裝洞口的寬、高尺寸(mm)應≥500×1100(大型)500×700(小型)。當空調外機為正向置入時,安裝洞口尺寸應≥900×1100(大型)或800×700(小型)。
5)空調外機設置于外陽臺端部時,應盡量與陽臺范圍設置明確的欄桿分隔,不但有利美觀,而且按面積計算規則的規定,此時外機擱置處可不計人建筑面積,以免使業主對計入建筑面積的范圍產生歧義而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并且此時宜將陽臺地漏就近設置(或考慮單獨的空調冷凝水排放立管),防止空調冷凝水漫流至陽臺地面。
6)由于空調板會有少量雨水進入且空調外機本身產生冷凝水,故宜在空調板上設置小型地漏或預埋管,接入空調冷凝水立管中以避免積水。并合理布置冷凝水立管的位置,每個空調外機至少考慮一個三通接口,以方便冷凝水排放。
7)空調外機的排風面距前方不透風構件的距離應≥600mm,排風面下部距前方百頁洞口下部實體的垂直高度不得低于200mm,否則會影響通風效果??照{擱板上宜預先設置安全保護設施(預埋保護吊鉤,或預留可固定保護設備的洞口),以增加空調安裝人員的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