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繼庫存以1600萬創下三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后,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空調出口同比下滑23.68%,創下2009年6月以來的最高降幅記錄。“內憂外患”的數據向人們表明,2012冷年開盤后的空調市場“有點冷”,或許將隨著真正意義上的冬天迎來整個空調行業冬天的到來。
然而正如星光在黑夜中格外亮眼,在不利環境下的逆勢上揚更顯難能可貴——10月份行業出口同比下降23.68%的情況下,海爾空調卻成為唯一出口增長的品牌,而且增長幅度高達20%;在2012冷年出口整體下滑11.96%的不利形勢下,海爾空調以38.24%的增幅“力壓群芳”,處于行業增幅第一。究其原因,海爾空調正在沿著一條從發現需求到滿足需求的路徑,樹立了一個成功的“過冬范本”。
滿足全球用戶需求 海爾空調墻外飄香
雖然主流出口的歐美地區因為經濟下滑、債務危機影響導致國內的空調出口下滑,但是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下滑,但是市場需求仍在。
“市場經濟的核心仍然是消費者的需求,抓準了需求、滿足了需求,才能占住市場。”海爾空調海外市場負責王友寧認為,越是在經濟情況不樂觀的情況下,產品是否能夠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就顯得更為重要。“經濟不景氣,消費行為就更為謹慎,對于家電產品來說,節能成為最重要的需求。”
海爾空調在節能方面打動了歐美消費者的心。在美國,海爾空調是首個獲得美國“能源之星”的中國品牌,而在幾個月前,海爾空調更是提前1年實現全系列產品達到2012新的能源之星標準;美國權威雜志《Consumer Reports》(消費者報告)關于當地空調節能、舒適等五項綜合性能測試中,海爾排名位列第一;在歐洲權威調查咨詢機構Bsria發布的《中國印象》調查報告中,海爾空調被評價是歐洲市場增長最快的中國空調品牌,被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認可;在聯合國全球性空調采購中,海爾空調成為唯一中標品牌……
“整體形勢下滑會使行業受到沖擊,但同時也會顯現出優勢品牌在技術升級、節能產品優化等方面的領先優勢。”王友寧說,“目前海爾品牌空調在美國市場份額已增至約20%,牢牢占據自主品牌出口美國第一的位置,并有望躍升成為當地第二大空調品牌。”
技術創新支撐用戶需求 成為引領者的DNA
支撐起用戶需求的,就是不斷升級的技術。在全球市場上,技術創新已經成為海爾空調引領行業趨勢、推動產業發展的DNA,一個個創新基因將海爾空調匯聚而成行業技術的引領者。
早在1993年,海爾空調便開始了在變頻技術的研發,在集合中、日、韓等全球頂級研發專家組成的國際化智囊團隊的支持下,推出了中國第一臺變頻空調;在1998年,海爾空調推出國內第一臺120°方波直流變頻空調,實現省電48%;2003年,應用無氟新冷媒R410A的海爾無氟變頻空調出口歐洲;2005年,海爾空調又在國內首家自主研發成功180°正弦波直流變頻技術,并于2006年向歐洲輸出成熟的直流變頻技術,首開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輸出變頻技術的先河;2010年,物聯網技術、除甲醛技術等創新技術相繼打開空調行業新的市場藍海……在海外市場的持續增長,以及在國內市場中高端的持續領跑,正是海爾空調用技術滿足需求、滿足市場的最好佐證。
“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創新者的DNA使他堅持不懈地與別人想得不一樣,做得不一樣,并激發種種的創造力火花。正是這種理念,使海爾空調始終踐行以消費需求為中心的市場思想,堅持以創新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將外部經濟環境、行業整體情勢的影響降到最低,而這種最為簡單卻也最為有效的經營理念,使海爾空調在冬天中依然自在“冬泳”,成為值得行業學習的成功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