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能預測未來。格力董事長朱江洪曾說“目前有些企業風氣不正,已經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實際上,對格力未來能否成為變頻空調霸主的最大挑戰,不是來自于競爭對手,而是來自于格力本身,即格力能在多大程度上抵制多元化的誘惑或壓力。
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一直堅持走專業化道路,曾明確表態:“將一個空調產業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格力電器一年的技術研發費用就是20多億元。如果我們要做幾十類家電產品,都要做到全球最好,就會分散我們的精力與財力。現在,我們的戰略很清楚,就是只將格力空調產業做成全球第一,我們不搞多元化。”然而,朱江洪卻出現了動搖。他在今年7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們也在考慮未來增長點跨出空調的計劃,而且從去年開始進行了調研,如果調研結果允許我們進入,我們會毫不客氣地進入冰箱領域,因為冰箱與空調都屬于制冷家電領域。”
據悉,格力集團曾向格力電器提出了年銷售額1000億元的目標,而格力電器(格力空調)2009年的營業收入為426億元—這正應了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的一句名言:“我們沒有增長的迫切需要,卻有增長的迫切欲望。”
董明珠說:“空調市場會一直存在,只是會不斷有新技術出現,替代舊的技術。只要格力空調一直掌握核心科技,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而且“空調行業還有很多提升空間,比如中央空調還有幾百個億的市場有待發掘”。
在競爭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專業化才是打造世界級品牌的正道。定位大師阿爾·里斯說:“除了選擇正確的經營方向并全身心地開展聚焦經營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保證企業過上長久而幸福的生活。”董明珠說:“我希望格力電器是一個專業化企業,希望我們的人也有這種專業化的思想。”但承受著增長的壓力,格力應該如何做,才能既保持專業化聚焦,又能滿足一些人的多元化欲望呢?
出路應該是新的項目、新的品牌。也就是在不同的領域用不同的品牌,并且不要把新項目融入已有的格力空調事業中,而是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新項目事業部。把新項目事業部作為獨立的業務并啟用新品牌絕對是必要的,它既能使格力品牌繼續在消費者心智中成為空調的代名詞,避免延伸產品線稀釋品牌,又能使新老業務互不干擾,有利于新項目事業部施展營銷才能,而且即使拓展新業務失敗了,也不會對格力的空調專家形象有任何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