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近兩年的定頻空調節能惠民補貼政策將于6月1日起取消。這意味著,屆時消費者購買1、2級能效等級的定頻空調,將不再享受國家給予的最高250元“節能惠民”補貼。補貼取消了,廠家是否會望風而動順勢提價?關于空調要漲價的消息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
市場升級 政策取消無懸念
記者了解到,為推廣節能空調產品,提高空調市場高能效產品比例,國家由2009年6月1日起開始推行“節能惠民”補貼政策。但去年3月政策經過調整后,補貼力度減小,最高補貼由過去的850元降至250元。不過,截止到本月31日,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標準空調產品這一補貼政策將被取消。
“目前在空調市場,節能空調的銷售占比已達到90%以上。推廣節能的目的達到了,空調能效補貼也就沒有再執行下去的必要。”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向記者表示。
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主任王若虹日前也明確表示:“本月31日空調節能補貼將停止”。
不同于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在能效補貼實施中,空調補貼是由國家直接補貼給廠家,空調廠家再將這部分補貼讓利給消費者,對節能產品直接降價。據了解,政策實施的兩年以來,節能產品的銷售占比在迅速增長,實現了空調這一耗電大戶整體行業的轉型升級。
據廣州各大賣場提供的銷售數據顯示,定頻空調由于價格便宜,此前一直占據銷售榜單的首位,但是由于變頻空調價格下降、國家補貼政策以及消費者節能意識增強等一系列因素助力,目前定速空調與變頻空調基本上已達到4:6的比例,變頻空調已經占據半壁江山,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業內人士指出,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兩年時間,從實施之初的推動行業向高能效定速空調轉型,再到如今帶動變頻空調普及,從根本上改變了幾年前5級低能效空調唱主角的市場環境,將空調行業的發展帶上了節能、健康的升級之路。
廠家不敢貿然漲價
“補貼取消后,商家說不定會順勢提價,還是早買早用吧。”正在購買空調的王女士說。記者實地走訪市場發現,政策調整,空調價格會不會望風而漲?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話題。
從廠家反映的情況來看,能效補貼的停止將使空調企業成本壓力加大。某空調品牌市場部經理告訴記者:“現在一臺空調掛機的利潤也就四五百元,少了國家150元~250元的補貼,利潤等于被砍掉一半,不漲價是撐不住的。”
事實上,漲價傳言從年頭說到年中,加上各種生產成本的上漲,空調企業的漲價壓力自然不言而喻。2010年年報顯示,包括格力、美的、美菱等在內的空調生產廠家的毛利率都出現了同比下滑。格力空調產品毛利率為22.54%,同比下降2.32%;美的空調及零部件產品毛利率為17.68%,同比下降4.81%。志高控股主席兼行政總裁李興浩表示,“今年以來原材料成本已經上漲兩成,對整個行業均構成挑戰。”
“成本壓力雖大,但空調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誰敢先開口說漲價?都會嚇跑消費者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在市場份額與當前宏觀調控下,企業諱言漲價。海爾集團CEO張瑞敏近日亦撰文指出,要通過大規模定制的高利潤模式來避免規模下降導致的損失。李興浩也透露,公司短期內雖不會提高產品售價,但他強調,長期而言,仍將考慮逐步調價及改善產品組合等方式,減少有關影響。
昨日從廣州市內各家電賣場方面獲悉,目前補貼的取消對賣場銷售尚未有明顯影響,廠家還是正常價格銷售,也沒有收到任何的“提價通知”。賣場的回復似乎讓消費者吃下一顆定心丸。上述賣場人士分析指出,“企業會通過集中采購降低原材料成本,不會貿然漲價的手段來彌補利潤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