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海爾集團向《每日經濟新聞》回復稱,海爾不存在拖欠供應商貨款的問題,并表示將按照協議淘汰沒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海爾:柳溪公司無競爭力
“柳溪公司官司輸了,不服氣,現在找我們來撒氣。”海爾廣州工貿相關負責人12月23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海爾這么大的公司,根本沒必要拖欠供應商貨款。
上述負責人表示,深圳市柳溪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溪公司)是因為與海爾的幾起官司敗訴了不服氣。按照法院的判決,柳溪公司反欠海爾錢,不過并未透露具體數額。
據介紹,柳溪公司分別同海爾集團下屬分公司簽了5份合同,其中重慶海爾欠款達到100多萬元,青島總部拖欠190多萬元。因貨款久拖無果,柳溪公司向順德海爾、重慶海爾、青島海爾等公司提起法律訴訟,要求盡快結算貨款。柳溪公司之前表示,海爾為了達到拒付的目的,搶先對柳溪公司進行訴訟,指使員工把正常支付的費用說成是“好處費”,利用其合同中所謂的“廉政條款”,向柳溪提出所謂30%的罰款。
據柳溪公司稱,海爾不顧造成柳溪公司逾期交貨的原因,認定柳溪公司違約。設備運至現場貨物無處安放,柳溪公司只好分批到貨,不過合同中又強調要求一次到貨,造成了本來可以提前到貨結果卻出現了逾期交貨的情況。
2009年12月23日海爾集團向《每日經濟新聞》回復稱:“海爾集團正在大力推進供應鏈變革,在全球范圍內引進最佳國際化供應商并建立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將一些沒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如深圳柳溪公司等予以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