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個月完成“蛻變”恢復上市后,集團可能注入新的盈利項目,未來或將實現整體上市“在現有空調主營業務的基礎上,注入房地產和電力等一些新的盈利項目,從而擴大上市公司的發展平臺和空間。”春蘭集團相關負責人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ST春蘭流通股股東懸了將近一年半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昨日(11月9日)*ST春蘭發布公告,經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同意,公司A股股票自2009年11月13日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恢復上市。
由于空調行業的激烈競爭等多方面原因,*ST春蘭在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虧損。自2008年4月28日以來,*ST春蘭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暫停交易,一度瀕臨退市的風險。
隨即,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一場拯救“大兵”春蘭的緊急行動開始了。去年年底泰州市財政局給予春蘭一次性補貼5000萬元,緊接著公司以1.4億元的價格出售公司自有的一塊土地,同時收回共計5.86億元的欠款。
財政補貼、賣地變現、收繳欠款,三板斧一齊揮舞,保證了*ST春蘭在2008年報結算前扭虧,從而成功保牌。為保證2009年公司持續盈利,*ST春蘭還宣布用價值6.56億元的應收賬款以及旗下三家子公司股權置換春蘭集團擁有的泰州電廠10%股權、泰州星威房地產公司60%股權及15.6萬平方米土地等資產。
經過一系列的重組,春蘭股份重新煥發了生機。三季報顯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億元,實現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176%。至此,今年1~9月,*ST春蘭累計實現凈利潤5473萬元,按總股本51945.8538萬股計算,每股收益0.15元。
公司在市場營銷方面的措施成為扭虧為盈的關鍵因素。據一位春蘭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春蘭今后將發展“三位一體”的營銷模式,一是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在某些賣場不發達的地區實行區域代理制;二是繼續與傳統賣場合作;三是加強專賣店的建設,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今年以來,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產品結構升級以及房地產對家電需求持續拉動、出口市場逐步好轉等多重利好影響,家電行業的景氣度持續提升。據了解,春蘭股份已在全國“家電下鄉”中標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
在第10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春蘭緊緊圍繞低碳、能效等方面大做文章,展出的上百種產品,不僅與歐洲、中東和東南亞的許多老客商當場簽下訂購合同,而且還與南美、澳洲和非洲的新客商敲定了加強合作的意向。
“國內持續刺激消費、國際經濟復蘇預期加強,家電行業的各種有利因素持續增加,行業前景看好。”愛建證券分析師指出,“隨著春蘭股份的復牌,將對春蘭產品的銷售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則告訴記者,已經公布的方案應該不算為春蘭股份重組劃上句號,集團有可能將新的盈利項目繼續注入上市公司,未來將通過春蘭股份整體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