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機組是由各種制冷設備及部件組成的,其中就包括蒸發器,制冷機組中的蒸發器達到多大的壓力及溫度,才會合理的進行蒸發呢,該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制冷網詳細的為大家分析。
蒸發器內制冷劑具有的壓力和溫度,是制冷劑的飽和壓力和飽和溫度,可以通過設置在蒸發器上的相應儀器或儀表測出。這兩個參數中,測得其中一個,可以通過相應制冷劑的熱力性質表查到另外一個。當這兩個參數都能檢測到,但與查表值不相同時,有可能是制冷劑中混入了過多的雜質或傳感器及儀表損壞。
蒸發壓力、蒸發溫度與冷凍水帶人蒸發器的熱量有密切關系。空調冷負荷大時,蒸發器冷凍水的回水溫度升高,引起蒸發溫度升高,對應的蒸發壓力也升高。相反,當空調冷負荷減少時,冷凍水回水溫度降低,其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均降低。實際運行中,空調房間的冷負荷是經常變化的,為了使冷水機組的工作性能適應這種變化,一般采用自動控制裝置對冷水機組實行能量調節,來維持蒸發器內的壓力和溫度相對穩定在一個很小的波動范圍內。
蒸發器內壓力和溫度波動范圍的大小,完全取決于空調冷負荷變化的頻率和機組本身的自控調節性能。一般情況下,冷水機組的制冷量必須略大于其負擔的空調設計冷負荷量,否則將無法在運行中得到滿意的空調效果。
根據我國JB/T7666 95標準(制冷和空調設備名義工況一般規定)的規定,冷水機組的名義工況為冷凍水出水溫度7℃,冷卻水回水溫度32℃。其他相應的參數為冷凍水回水溫度12℃,冷卻水出水溫度37℃。由于提高冷凍水的出水溫度對冷水機組的經濟性十分有利,運行中在滿足空調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提高冷凍水出水溫度。
一般情況下,蒸發溫度常控制在3℃~5℃的范圍內,較冷凍水出水溫度低2℃~4℃。過高的蒸發溫度往往難以達到所要求的空調效果,而過低的蒸發溫度,不但增加冷水機組的能量消耗,還容易造成蒸發管道凍裂。
蒸發溫度與冷凍水出水溫度之差隨蒸發器冷負荷的增減而分別增大或減小。在同樣負荷情況下,溫差增大則傳熱系數減小。此外,該溫度差大小還與傳熱面積有關,而且管內的污垢情況,管外潤滑油的積聚情況也有一定影響。為了減小溫差,增強傳熱效果,要定期清除蒸發器水管內的污垢,積極采取措施將潤滑油引回到油箱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