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網訊:在2008年,上海質監督局,在有關公司專業人員的配合下,對新閘路制冷設備進行了專項整治。包括中央空調及家用空調所使用的壓縮機、干燥過濾器、膨脹閥等產品。整治共檢查12家銷售企業,現場查獲涉嫌假冒的“EMERSON”等品牌壓縮機、干燥過濾器、膨脹閥共129件。去年,北京警方在一次突擊行動中共查獲了40臺假冒的丹佛斯美優樂壓縮機。這40臺壓縮機都經過了重新組裝,涂上了正藍色油漆,并貼上了偽造的丹佛斯商標,它們將被當作新品在市場上銷售。
今年上半年,上海海關查處了兩個假冒丹佛斯溫度控制器的案子,涉案產品達17萬件!各種名牌壓縮機很受傷,,假冒為何屢禁不止?比澤爾制冷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渠道及產品推廣副經理藤先生分享了一下他的看法。
利益驅使 大打擦邊球
“就壓縮機而言,由于技術能力的問題,壓縮機假冒主要限于半封閉活塞壓縮機,被仿冒品牌主要有比澤爾、谷輪(艾默生)、丹佛斯、開利等。此外,還有部分全封閉壓縮機如丹佛斯的美優樂活塞壓縮機。主要原因是這些外資企業的壓縮機技術遠超過國內的企業,其市場份額大,需求高,口碑好,占據領導地位。有些企業,總是想借助別人的名聲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從而輕易淘得第一桶金。”比澤爾銷售市場部渠道經理滕先生認為,假冒壓縮機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經營者缺乏對于企業正確發展方向的認知,短期利益至上。
若是只在名稱、商標上玩似是而非的“文字游戲”,那就太小看“李鬼的能耐”了。通常,采用諧音、相似字模仿名牌,混淆品牌還是只是皮毛。比如:康師傅VS康帥傅。近幾年流行注冊地加知名企業名,配以上相似度高的品牌標示,營造知名品牌下屬分公司或其他相關聯想來“伴名牌”,誤導使用者。
此外,還有形式和內容更復雜的假冒,從舊貨市場淘二手壓縮機,改頭換面,翻新貼標簽出售。還有一種是組裝或者生產山寨產品,貼正規品牌牌子,高價出售。更有甚者,依靠人際關系,混入到被仿冒品牌的銷售渠道中,防不勝防。
中國市場處于高速發展、轉型中,相關法律、法規有待完善,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明確規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者誤認為是知名商品的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有關經營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在實踐中造假方式靈活,有完全假冒,也有部分假冒,“造假者”往往拿捏尺度,在法律規定的邊緣打擦邊球,性質比較復雜、認定有難度、假冒產品生產成本低,犯罪成本低,也是屢禁不止原因。
擾亂市場 正本清源
山寨產品對名牌產品的信譽造成重大的打擊。同時,還以低價沖擊市場,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擾亂市場正常秩序,讓客戶和“名牌“企業都蒙受巨大損失。
滕博介紹:“假冒壓縮機首先在質量上無法與正規廠家相比,其低劣的質量會給使用者增添不必要的各種成本,同時嚴重影響了正規品牌的品牌聲譽;其次其錯誤的引導使消費者失去了對正確事務看待的信心,給良好制冷市場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一臺高質量的半封閉活塞壓縮機,要求制造工藝高,內部結構合理,工作時噪音低振動小,并且能在長時間、高強度的惡劣環境中工作,設計壽命在十二年左右。而低性能的半封閉活塞式壓縮機制造工藝粗糙,結構不合理,噪音和振動大,能力衰減非常嚴重,在1-3年以上質量就無法保證, 耗電高,故障多。
針對山寨現象,需要行業多方積極做出有效舉動,才能推動市場向規范化方向發展。這幾年眾多知名品牌在保護自己知識產權上投入越來越大,比如,比澤爾提出要完善自身品牌保護的各項知識產權,做到各種注冊無死角不給人以可乘之機;同時,利用自己現有更好的市場信譽加大宣傳力度, 也希望借助冷博會及強華信息旗下其他平臺,將防偽宣傳到終端用戶和從業人員。對于假冒行為給予嚴厲的打擊,此打擊不僅限于行政,必要時要配合公安系統并要堅持法律訴訟的常態化;此外,不斷創新自身的技術,讓仿冒者跟不上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