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產業助推閥件加速發展
制冷網訊:目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規?;?、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達國家比尚有差距。然而,近幾年,在國內建立完善冷鏈基礎設施的需求正變得空前巨大。尤其是,《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頒布,其中明確了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和決心,國家對于食品安全、冷鏈物流方面的規范在進一步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同時隨著城鎮化的進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上對冷庫的需求,無論是小型、中型或大型冷庫,都在穩步增長。同時,按照規劃,中國將完善鮮活農產品儲藏、加工、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設施,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建成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使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達到20%、30%、36%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國家出臺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對食品冷鏈行業的投入引發新一輪對冷鏈設備需求的快速攀升。其中,冷庫是食品冷鏈上一個關鍵環節;管路控制系統是冷庫部件之一,近幾年迎來了發展高峰期。丹佛斯李愛麗告訴記者:“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冷庫閥件和壓縮機市場的增長較空調市場要大得多,預計在今后的幾年里,會呈現15-20%的增長。在個別農業大省,超大型冷庫也不斷推陳出新。從田間地頭到老百姓的餐桌,都有食品冷鏈在保駕護航。”
此外,派克漢尼汾也認為近幾年高質量的制冷閥件有所增長。“其一、經驗豐富的操作人員走向老齡化,年輕人普遍不愿從事高風險工種,造成青黃不接,因而在系統設計時預先考慮到操作人員的因素提高了制冷系統將來運行的自動化、運行的可靠性,越來越多的制冷系統采用了高質量的閥件來配套系統設備達到自動化運行的效果。其二、當今市場人們普遍意識到食品的安全、衛生、質量問題,對食品冷庫的可控性也提出了要求,冷庫庫溫控制、溫度跟蹤監測等手段已普遍應用,尤其是低溫冷庫,趨向于采用高質量的閥件以有效控制冷庫的降溫及融霜過程。其三、在能源消耗越來越敏感的今天,如何降低制冷系統能耗是投資方、承包方、供應方共同關注的問題。雖然制冷閥件并不像壓縮機那么明顯直接體現了軸功率的功耗,但在冷庫運行過程中,如何控制好最佳的融霜時間、選擇恰當的控制閥非常重要,冷庫運行過程中每天的數次熱氣融霜,失敗的融霜方案或未充分融霜或過分加熱都會增加冷庫的負荷從而增加整個系統的能耗。”鄭錫亮分析到。
國產品牌追趕 外資品牌穩固
目前,提供氟系統閥件的典型品牌有:丹佛斯、盾安、三花、派克漢尼汾、上海奉申等。氨系統的典型品牌有:丹佛斯、派克漢尼汾、上海奉申、上海恒溫等。
在中國市場,無論是商用、工業還是民用制冷,丹佛斯閥件品牌影響力深入人心。
“在冷庫管路系統中,丹佛斯可提供氟制冷系統里的所有元件;在我們的四大生產基地生產氨制冷系統里全套的閥件和控制元件,也為業內廣為使用,是氨系統閥件為數不多的優質供應商之一”李愛麗強調,雖然近年全球經濟不太理想,丹佛斯通過一些新產品的推廣,和加深對市場的認識,合理布局,業務穩中有生。丹佛斯的優勢是有著一整套的檢測系統及售后系統,質量穩定,成熟度高,最終客戶的認可度就更高。丹佛斯作為一家致力于制冷和空調行業80年的常青藤企業,科研經費一直作為核心事業在持續的投入。
在國內市場,派克漢尼汾近年來發展迅速,無論是商用、工業,還是氟系統、氨系統等,尤其是在閥件自控化方面,成績突出。“目前我們在國內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與我們公司產品在美洲市場的高占有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在國內市場與主導品牌也有相當差距,這個是我們面臨的事實。但是我們對派克品牌的產品非常有信心,派克的產品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線齊全、質量可靠、運行穩定。另外我們公司自控閥件的性價比相當高。”鄭錫亮介紹。
作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調元器件制造商之一,三花近三年又重新回歸商用制冷領域,成立獨立事業部。王旭東坦言,雖然三花在商用制冷方面,產品占有率不足以與空調方面相比,但三花已經做了大量的技術存儲。三花氟系統涉及到的閥件有,安全閥、排氣閥、電電磁閥、截止閥、電子膨脹閥、四通閥、壓力調節閥、球閥、單向閥等。產品線齊全,找到三花,就能找到所有閥件,不用擔心匹配和系統設計問題。此外,三花一直走在用戶的前面,尤其是節能環保產品推動。同時,三花具有強大的應用能力,包括整個設備控制,三花控制器投入多年,目前已經成形。
在國內國際市場,說到三花,就不得不提國內另一龍頭企業盾安。盾安在氟系統閥件中,占有相當大的優勢。據盾安馮建江介紹:“盾安按照就近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理念及’銷地設廠‘的戰略,截止閥、儲液器、系統集成管路組件等系列產品的產銷量居行業第一、四通閥居行業第二。”此外,在冷鏈物流項目中,盾安以成為行業領先的高效節能冷鏈系統解決方案專家為目標,主要以承攬超市、大型冷庫系統工程為主,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制冷系統的規劃設計、能源診斷、系統升級改造、系統優化和遠程監控維護等全方位服務。
國內巨頭穩固國內市場,不斷走向國際化;國際巨頭布局全球化,同時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競爭中互相提升。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在高端領域以及技術創新和品牌影響力方面,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成長空間。
國內閥件企業與國外閥件企業相比,優勢是制造成本低、市場容量大;劣勢是技術含量低,基本上局限于低端產品;一些新品研發后勁不足,行業缺乏前沿技術的指導,基本依靠企業自身摸著石頭過河。從業人員不規范、不專業,理論研究不足;品牌影響力小;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導致產品質量不能保證;缺乏產品應用方面的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