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制冷行業的中小企業來說,平均每天至少能接到來自各個網絡公司4~5個關于勸說其加入網絡營銷中來的電話,有推廣的,有買域名的,有做企業網站還有做實名,通用網址和富媒體的,總之是品種之繁多,個中內容之豐富,讓很多制冷企業的老板們都摸不著頭腦。瞅著一個個貌似新奇的網絡營銷點子,暢想著未來企業從網絡營銷上的獲利前景,很多老板都忍不住了想躍躍欲試……
然而,現實是一邊是眾多的制冷企業削尖了腦袋齊齊往各種網絡營銷的模式中鉆,而另一邊,企業老板愁眉苦臉的應對一堆“沖動后的懲罰”。花了錢還是次要的,讓老板們氣憤的是,往互聯網投入的結果不僅沒有當初業務員承諾好的效果,還因為不懂互聯網的游戲規則,公司現在不得不面臨一堆需要花錢去收拾的“爛攤子”,無怪一些老板憤憤的丟出一句話:“網絡都是騙人的把戲!”
那些選擇做網絡營銷的制冷企業為何頻頻遭遇被騙?是不是所有的網絡營銷方式都如企業老板定義的那樣——是騙人的把戲?筆者通過自己走訪市場,與各地制冷企業的老板聊過后,對網絡營銷中的欺詐內幕進行了調查,以下就是筆者的調查結果:
——被騙篇
案例一:某國外品牌壓縮機代理商張總在國內某著名搜索引擎搜索該品牌名稱時,發現搜索結果前幾位有些是虛假廠家,有個廠家聯系方式中的一個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這個人就是在前兩個月還騙了他一個客戶,打了貨款卻沒有發貨。
內幕:近日央視《新聞30分》連續報道了國內某搜索引擎“發布虛假廣告、惡意競價”事件。據央視記者對該搜索引擎的員工采訪,該搜索引擎為了獲取最大化收益,采取了多種不道德的手段,其中包括:1.在其搜索結果中排列大量虛假廣告,為一些不法商家謀取暴利。做排名的企業資質的審核都是通過該搜索引擎內部來完成,該搜索引擎個別工作人員不僅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甚至幫助他們蒙混過關。該搜索引擎對搜索用戶極不負責任的行為,使得消費者(采購者)將不再取信于該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從而去尋求能夠提供商家誠信保障的平臺進行采購。2.通過該搜索引擎員工直接進入客戶競價排名后臺,通過增加價格高的關鍵字和人為的抬高關鍵字競價價格,大肆揮霍客戶競價資金,有的客戶一天幾個詞能點掉好幾千塊。再加上在前臺的惡意點擊(每點擊一次收費一次),客戶廣告效果不但沒收到,錢還花掉了一大把,甚至很多還花的不明不白。
案例二:南京一家做壓縮機的老總聽到筆者的來意,話匣子立馬就打開了,他告訴筆者,他也是制冷行業內比較早接觸互聯網的企業,當時意識到網絡營銷能帶來傳統營銷所沒有價值,所以在網絡公司的勸說下,花了幾千塊錢做了一個企業網站,然后網站建成以后,網站的瀏覽量卻是讓人失望,基本上沒有多少人能看到他的網站,后來因為沒有及時續費,網站域名還被別人搶注了……
內幕: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在中國還處于初級階段,將近80%的中小型企業對網站建設還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它是種多么復雜的高科技技術,其實不然,網站建設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一個稍微懂些程序的大一學生,在短短幾天的指導下,就可以獨自完成一個企業網站。正是因為企業不懂技術,所以就給網絡公司帶來了偌大市場,1個技術員2天時間做的站,就可以收到幾千甚至上萬的建站費用,其利潤可想而知,至于這些建起來的企業網站到底能有多少的效果,網絡公司就不負責了。
案例三:在2006年的某一天,很多企業都接到了某知名網絡公司打來的關于“投資中文域名將會很有賺頭”的電話。在福州做冷庫配件的成先生就是這眾多域名投資者中的一個,在注冊中文域名前,成先生尚不知道什么是域名,只聽到該公司的銷售人員說某中文域名一旦被搶注,被搶注方將為此花費巨資來購回。成先生說:“投入將近20萬,我一共賣了200多個域名,聽到有個人因為注冊了國內某著名節目主持人名字的中文域名,在網上拍賣時,有域名炒家愿意出價20萬元購買,我們就瘋狂了……”然而過去了,成先生注冊的200多個域名沒能賣掉一個,而他也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危機。(來源:《電子商務世界》)
內幕:投資中文域名,看上去是一個很劃算的舉動,事實上呢?網民要使用中文域名上網,需要通過在自己的電腦中安裝插件的方式來實現,這樣就分流了一大部分使用中文域名的網名,中文域名的推廣也因此處于不利狀態。而且,雖然說搶注域名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搶注的是他人的品牌、公司名稱等,則屬于“惡意搶注”,很難得到權力保障,結果只能是“丟了夫人又折兵”。
案例四:在知名的制冷網絡媒體做圖片或者FLASH廣告一直是有企業網站的制冷企業很鐘意的協助做好網絡營銷的選擇,廣州一家經營膨脹閥的張總告訴筆者,他就接待過這樣一個推銷員,說是有一種名叫富媒體的廣告形式,只要網民在百度,GOOGLE,搜索某個關鍵詞時,就能在屏幕上跳出你公司的網絡廣告,網絡廣告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FLASH,總之形式很多樣。張總讓該推銷員當面演示了,感覺確實很方便,而且也很美觀,于是就做了這個廣告。不懂網絡的張總大概不會想到,推銷員在演示的時候,在張總電腦上偷偷安裝了一個可觀看富媒體廣告的插件,如果網民沒有在自己電腦上面安裝此插件的話,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該廣告的。
內幕:中國的富媒體之路的發展很不太平,也不正常。富媒體是指利用包括FLASH,流媒體等多種表現形式的網絡廣告,最早起源于美國。但是到了中國卻變了樣子,只有富媒體之名,沒有富媒體之實。部分軟件廠商,打著富媒體的幌子,行的卻是流氓軟件之實。事實上利用插件進行推廣,存在著很多的弊端,首先殺毒軟件和360安全衛士會刪除這些插件,其次這些不文明的推廣并沒有什么針對性,因此客戶這里體現出來的效果并不明顯。
案例五:2007年5月的某天,在浙江做制冷配件生意的王先生接到一個電話,電話中那人自稱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下屬的一個公司,“他告訴我,他從他們的數據庫中發現我公司名字被一個叫某個人注冊了,問我是否需要把我的這個通用網址要回來,并進行保護……”王先生說。“當時因為他們說此事已經通知當地工商局,如果我們公司不采取措施的話,就會接到罰款的通知……那時也不懂,就只好在那人的‘警告’下,注冊了10年的通用網址……”(來源:《電子商務世界》)
內幕:一般說到“通用網址”,肯定會讓大家起到3721、3721上網助手、雅虎助手、一搜工具條、百度搜霸、劃詞搜索等等。而事實上,中文域名和網絡實名跟通用網址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他們都是不能直接在IE上使用的,作為全世界普及度最高的瀏覽器,不被IE支持即意味著難以被網民使用,用戶端一定要安裝一些插件才能看到,而其中很多都已經被定義為流氓軟件,會被殺毒軟件給K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