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國內的空調市場上,格力一直牢牢占據著領先位置,美的則緊隨其后,但似乎總是無法超越。變頻潮流的出現,讓美的看到了曙光。
審時度勢
一年前的9月2日,當2009冷凍年度剛剛開始的時候(每年9月1日是下一個冷凍年度的開始),美的吹響了大規模進軍變頻空調市場的號角。當時的場面遠沒有現在熱烈:在他們前面,是在變頻空調市場形只影單地耕耘了12年之久的海信;在他們的身后,則是眾多觀望者。
也難怪其他廠商觀望。當時,空調行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消化庫存。受2008年涼夏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到2009冷年開始時,國內空調行業已經囤積了近千萬套庫存,而且大都是4、5級的低能效空調。同時,國家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空調的能效比升級,有意將空調能效標準門檻從5級能效比提高至2級。如果不能盡快消化庫存,那些低能效的空調很有可能就要砸在自己的手里。另一方面,變頻空調市場在國內仍未有啟動跡象。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圍繞變頻空調,國內企業先后展開過輻射之爭、效率之爭和真假之爭等眾多“口水戰”,將消費者對變頻空調的期待消耗殆盡。
其實,美的也并非沒有顧慮。在此之前,美的在做產品企劃時已經連續3年認真討論過進軍變頻市場的問題,一次又一次的判斷時機不成熟之后,才有了2008年的下定決心。當時,國家有關部門正積極推進變頻空調國家能效標準的制訂和出臺,同時還準備對定速空調的國家能效標準進行升級。能效升級不僅會帶來定速空調的成本上升,縮小與變頻空調的價格差距,同時還將提升整個社會的節能意識,有利于變頻空調市場的啟動。
不過,僅有這些外部條件還不夠,要啟動變頻空調市場,還有兩個更為根本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變頻空調的產品質量和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