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就“全國家電下鄉產品(空調)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標,該項目將于12月6日在北京開標。這意味著2012年家電下鄉空調項目正式啟動。
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徐東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家電下鄉招標變動不大,主要注重政策的延續性,保障政策順利退出。
政策將逐步退出
據了解,與去年招標相比,家電下鄉政策范圍開始縮小。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工信部聯合下發的通知,山東、四川、河南、青島率先實施家電下鄉政策的三省一市經過四年后,政策如期退出。自12月1日起,戶口所在地為三省一市的補貼對象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含地方自主增加品種),不再享受財政補貼政策。
因此,從2012年政策惠及范圍來看,只包括了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等28個地區。投標企業將只能在其中選定全部或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投標。
招標方式略有變動
今年招標與去年相比變動不大。財政補貼依然延續了國家財政直補的方式,補貼為銷售價格的13%。在評審要素及分值分配上,同樣是通過考察企業能力、適應農村的性能、售后服務、性價比、工作方案及應急方案5項進行評審,各項分值延續不變。
不過,針對家電下鄉政策執行過程中產品以次充好現象增多,2012年家電下鄉在招標中對投標產品增加了合格性要求,要求“在最近兩年內的國家及省級產品質量抽查中,投標產品應抽查合格以及無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
最高限價作用漸失
在徐東生看來,對于家電下鄉政策退出的現狀,企業最應該做的就是調整銷售策略,將產品銷售由政策驅動變為市場驅動。諸如最高限價已不能限制產品的高價。隨著行業能效升級及規模的擴大,3500元和6000元的壁掛機、柜機限價已顯得不合時宜。從去年招標來看,最高限價就有成為高于市場價的傾向。
截至2011年6月,家電下鄉實現銷售額1245億元,累計銷售3663.7億元,但單一的補貼政策并無法滿足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在家電下鄉政策執行過程中,涌現了大量中小企業期望搭政策的順風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村市場的虛假繁榮,產品質量、售后問題不斷涌現,企業利用政策之利傾甩庫存,也影響了政策效果。目前,農村消費者開始青睞非家電下鄉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