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開幕的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與以往不同的是,國內各大空調廠商幾乎都沒有拿出具體報價。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以及成本不斷上漲的背景下,歐債危機的來襲加劇了空調業對未來前景的擔憂。“雖然空調價格上調是大勢所趨,但究竟提高多少能為海外采購商所接受,各企業都得挖空心思地斟酌,以免訂單被其他企業以更低價格‘戧’走。”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空調出口價格不明朗,不少海外客商下訂單的時間也在往后推。
外部環境影響凸顯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大約使國內空調成本上升4%。
禍不單行。在此期間,歐洲多國陷入債務危機。“來自歐洲的客戶減少了20%—40%。”參加本屆廣交會的一家空調企業表示,現在全球整體經濟形勢不景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出口企業的信心,訂單減少是最直觀的表現,特別是西北歐等歐元地區,甚至開始出現取消訂單的情況。
“今年行情不明朗,許多采購商都想實地來了解中國產地的情況,看看空調價格到底是漲還是跌。”格力電器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稱。
歐債危機使不少歐洲國家的失業率上升,對空調消費能力預期的下調也抑制了歐洲空調采購商的采購意愿,采購商比上半年的第109屆廣交會大幅減少,只詢價,不下單的現象在本屆廣交會開幕后的幾天也普遍存在。
“我們會保持價格穩定,以觀后效。”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助理總裁劉貴中坦言,企業反對大降大跌,目前采購商、供應商現在的心理都很脆弱。
成本上漲需提價消化
一邊是歐盟訂單的下滑,一邊還要面對成本的增加。多家空調企業表示,由于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變壓器、斷路器等電器產品售價普遍有5%—6%的漲幅。如果加上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有些產品甚至提價幅度達到10%。
“行業內如今是漲聲一片,企業提價勢在必行,否則,今年的利潤將難以保證。”志高空調海外市場管理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以及企業運營成本也將持續提高的預期下,空調企業自行消化上漲成本已很難,提高空調價格成為大勢所趨。但空調生產商之所以對提價備加小心,皆由于外銷有很大的偶然性,許多海外采購商是代理商,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其他企業以更低價格‘戧’走。
為此,奧克斯空調的有關負責人甚至在廣交會上召開現場會議,重點探討定價問題。“要不要跟著漲價,漲多少,都是問題。”該企業負責人說。
新興市場成重要“補給”
但不容忽視的是,今年以來的漲價已經對國產空調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產生了一定影響。
中英貿易協會總裁Stephen Philips表示,近兩屆廣交會不少中國供應商報價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有的企業產品報價甚至同比上漲20%—30%,這也許會影響到歐洲采購商在中國的采購計劃,他們可以轉到越南、印度尼西亞、南美等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地區進行采購。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空調業亟待擺脫對歐洲市場的過度依賴。
有業內人士預測,由于歐債危機,潛在消費者缺乏信心,且受天氣影響,一些國家尚有庫存,2012年我國空調出口量難現增長,或小幅下滑,空調出口增速也將明顯放緩。
對此,國內部分空調企業已將新興市場作為重要“補給”,其中,巴西現已在中國空調出口量最多的國家中排名第三位。
春蘭(集團)公司副總裁馮斌透露,新興市場的出口量已占春蘭空調出口量的六成。而在本屆廣交會上,春蘭也遭遇到歐美訂單的下降,而來自土耳其、俄羅斯、沙特的客商增多,非洲、南美的客商也不少。
奧克斯今年5月制訂2012年度計劃時還將歐洲作為海外拓展的重點,而現在已把重點轉向巴西、越南、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目前,新興市場在志高空調出口量中已超過50%份額。
由于一些新興市場設置了較高的進口關稅,中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空調組裝廠成為趨勢。格力已在越南、巴西、巴基斯坦有三個海外工廠,其印度尼西亞的工廠今年年底也將投產。格蘭仕在巴西、俄羅斯、印度三個國家都采取散裝出口、當地組裝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