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節能空調的國家補貼自6月1日起進行調整,補貼對象的門檻被提升而補貼的幅度降低,一波全國范圍內的空調漲價風開始蔓延。自5月上旬開始,一些合資品牌的空調就將全系列產品的售價提升了400-500元/臺,此價格基本抵消了被降低的補貼額度。隨之而來的是,國產品牌空調的全面跟進,盡管調整價格的不多,但原本的促銷力度卻被大幅削減,其實是暗漲。
針對此次空調價格的全面上漲,各廠商給出的理由除了國家補貼降低外,還有變頻器價格昂貴、原材料上漲等一系列原因。
50元的變頻器被炒高十倍
對于明顯屬于搭車漲價的變頻空調,部分廠商給出的理由是生產成本漲了。
有接近本報的空調技術專家指出,目前市場上的變頻空調從最低端的只加一個變頻器到特制壓縮機、直流電機乃至新冷媒,增加的成本從50元一直到上千元,各不相同。但有兩條業內潛規則一直被秘而不宣。
各種公開說法都表示其采購成本為數百元一個,最高的可達500元。而事實上,變頻器的價格僅為50元。率先開打價格戰的永樂電器相關負責人已經向記者證實,他們統一采購的變頻器價格為50元,這也是他們有降價空間的主要原因。鄧永明說:“當然,這只能覆蓋他們千元降價幅度的一部分,不排除永樂為了市場競爭賠本賺吆喝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