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倡導低碳、節能、環保,面對這樣的經濟發展要求,中國空調制冷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低碳”壓力。
目前,盡管“低碳”似乎已成時尚,但在市場上,為“時尚”買單的只有少數人。在北京城南一家電器賣場,銷售經理成女士告訴記者,當前一匹的無氟變頻空調比傳統定頻空調要貴1000元左右,而三匹的高檔機要貴2000元左右,來咨詢的人很多,但實際購買的只是一些高消費人群。
自1997年海信制造出中國第一款變頻空調以來,格力、志高、奧克斯等中國空調第一陣營的廠商無一例外開始加入變頻空調陣營。但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國內市場的變頻空調占據空調市場17.33%的份額,仍然不敵傳統定頻空調。
在奧克斯3月舉辦的綠色財富論壇上,該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變頻空調相對于同能效的定頻空調省電30%。而記者在北京家電賣場走訪時卻得到了不一樣的說法。有的導購員說3級變頻比1級定頻還省電,有的說3級變頻相當于2級定頻到1級定頻之間的能效,還有的說變頻空調有多節能并沒有清晰的指標和可比性。事實上,變頻空調是否節能還得根據具體使用情況而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告訴記者,如果長時間使用,變頻比定頻更省電,但是如果是短時間的間斷使用,高性能的定頻空調反而更省電。因此,關于變頻空調是未來趨勢的說法并不成立。
今年6月1日,空調國家新能效標準將付諸實施,屆時,現行標準中的3、4、5級空調(空調能效比共分5個級別,1級最高)都將面臨淘汰。對此,不少廠商早已未雨綢繆。比如,奧克斯已經淘汰了3級以下能效的空調,從2010年開始只生產和銷售1級定頻空調和3級變頻空調;格蘭仕甚至停產了1級能效以下的產品,只生產比國家規定的1級能效還高出0.2的高能效空調。
在新能效標準壓力下,很多企業也采取了不恰當的措施,比如,以提高空調換熱面積來達到高能效標準。“增加換熱面積就意味著銅材、鋁材的資源消耗更多,而且體積大了,要消耗更多的制冷劑,空調制冷劑增加10%,就意味著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增加178公斤。” 王雷希望通過記者向企業呼吁,空調的節能必須依靠技術的進步,而不是用左搬右挪的辦法來應對新標準,這并不能帶來節能環保,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
眾所周知,由于對臭氧層的消耗,制冷劑氟利昂成為眾矢之的。2007年9月17日,《蒙特利爾議定書》第19次締約方會議簽署了加速淘汰HCFC(氫氯氟烴)物質修訂案,這讓尋找HCFC物質替代品變得更加緊迫。根據修正案,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將于2013年凍結HCFC物質消費量至基線水平,2015年再削減10%。目前,可替代的最新制冷劑就是無氟新冷媒R410A。但王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這種制冷劑并不是完全的“綠色制冷劑”,因為,R410A雖然對氟利昂的排放是零,但溫室氣體的排放卻是增加的。王雷說,當全球限制溫室氣體排放時,我們的空調業恐怕又將面臨大淘汰。所以,制冷劑新方案要著眼于長期的產業規劃。
尋找對臭氧消耗少、溫室氣體排放低的理想替代制冷劑成了當務之急。2009年11月31日,環保部、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召集了空調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進行研討,得出的結論是,碳氫應作為替代品的主要研究方向。
格力等空調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對碳氫制冷劑的研發。據業內人士介紹,碳氫物質是一種自然制冷劑,對生物界沒有危害,但目前技術難點在于,碳氫化合物易燃、易爆,保證其安全性是目前研發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