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管網供冷方式
毛細管網供冷方式的特點
毛細管網模擬葉脈和人體毛細血管機制,由外徑為3.5-5.0mm(壁厚0.9 mm 左右)的毛細管和外徑20mm(壁厚2 mm 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構成毛細管網。如圖1 所示,毛細管網以輻射板的形式(管間距為10-30mm)供冷,毛細管網輻射供冷系統一般由熱交換器、帶循環泵的分配站、溫控調節系統和毛細管網組成,另外配有露點控制系統,以水或其他介質傳遞熱量,以輻射方式調節室溫。
毛細管網有極大的散熱表面積,以輻射方式供冷,要求供水水溫為16-18℃,高效節能。毛細管網具有安裝厚度一般小于5 毫米,充滿水重量在600-900 克/平米,管道的柔軟性較好等優點,可以靈活敷設在天花板、地面或墻壁上,并節省空間、減少建筑物荷載。另外,毛細管網供冷方式所需要的冷水溫度比普通輻射供冷方式高,因此可以有效利用太陽能、空氣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
目前國內大部分住宅空調采用窗式空調、分體空調、中央空調等強制對流供冷方式,但這些空調方式容易引起因室內溫度分布不均、“吹風感”、噪音等現象。為了解決強制對流空調的這些缺點,在國外對其它供冷方式的開發與研究非常活躍,20世紀90 年代中期,德國率先開發了聚丙烯毛細管網系統,此后英國、法國和巴西等國家非常重視對毛細管網供冷方式的研究,其成果顯著,應用領域也非常廣泛。在國內2007 年北京普來福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成功實現了毛細管網的國產化,打破了多年來德國企業的高度壟斷,國內部分建筑物也開始采用毛細管網供冷方式,但缺乏對其供冷性能等方面的系統研究,因此為普及這一新興的供冷方式有必要進行更加系統、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據毛細管網供冷方式的實際應用情況首先對其供冷方式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利用模擬住宅傳熱特性的實驗空間(Test cell)內進行了性能比較實驗,并通過實驗結果分析、評價了毛細管網各供冷方式的供冷能力和舒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