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是眾所周知的高耗能家電之一。國際制冷學會的統計顯示,各種空調器的耗電量占世界總發電量的15%左右,占住宅和商用建筑能耗的45%。正因為其耗電量高,能效成為消費者購買空調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少用電或者不用電的太陽能空調無疑是符合市場需求的。
我國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和扶持新能源產業和產品的戰略目標,具體到家電行業,中國家電協會發布的家電“十二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在產品節能方面,要大力開發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家電產品,包括太陽能、電能混合能源產品等。具體到太陽能空調市場,有業內人士初步估計,到2015年其市場容量將高達千億元。這可能也是太陽能空調受到 “熱捧”的原因之一。另外,在每年7月到9月的用電高峰期,國家電網用電負荷太大,使用太陽能空調,能幫助電網分擔部分電力負荷。
由于空調的能耗需求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有時候的空調負荷會非常大且劇烈變化,一般的太陽能光伏難以適應。同時,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光照條件、用戶的安裝使用條件也不盡相同。因此,沒有單一的方案能應對使用環境的巨大差異。
面對上述實際問題,一些業內人士發現了用非晶硅薄膜電池板來作為太陽能空調電力來源的優勢,非晶硅
薄膜電池板具有性價比高,良好的弱光性,其年平均發電量比晶體硅高15%左右,溫度系數相對較小,高溫工作狀態下比晶體硅發電多,正常運行時受電池板表面局部陰影影響小等優勢。
這樣的優勢恰巧彌補了其他太陽能光伏電源的不足,對于不同的用戶,各種安裝條件,安裝角度和使用環境都能較好的適應,有很好的普及推廣性。
太陽能空調可以與市電進行交互,當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發電量只要能滿足空調的運行需求時,空調器控制系統就會自動斷開市電。如果不能滿足,市電又會需要自動切入并補充所需的能量,以保證空調的正常運行。該技術使得在太陽能功率不足的時候可通過切入市電來補充空調電能,這與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原理有些相似。
由此說來,目前國內的太陽能空調的運行還得部分依靠電能,還達不到100%依靠太陽能,省電能力仍有待商榷。因此國內一些家電企業正在加緊開發新的太陽能空調產品,采用新的蓄電及并網方式來彌補其缺點。
從國內來看,由于增加了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空調的價格相對于普通空調要高一些。而歐美地區對于太陽能光伏應用的補貼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家庭購買和安裝太陽能空調可以得到一定的補貼。并且,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建筑密度低,這也正好迎合了太陽能空調安裝占用面積大以及對采光條件的需要。而國內的相關條件尚不夠成熟,因此,在太陽能空調開發應用方面,國家也應該給予一定的銷售獎勵和支持。
目前國內建筑業已開始使用薄膜太陽能電池,使得建筑物能有自己的電源供應,又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這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截至2009年底,全國城鎮住宅總面積約為185億平方米,按每平方米60W太陽電池計算可安裝1110 GW, 按20%的可利用面積可安裝超過200GW。
太陽能空調的出現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選擇和實惠,也曾一度引起行業內的熱評,大環境條件的改善會使太陽能空調得到消費者的普遍接受和認可,可以預見的是太陽能空調的成功會直接引領一場家電行業的新技術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