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地鐵大興線、亦莊線、昌平線、房山線4條地鐵新線正式開通運營,作為地鐵空調配套項目合作品牌,海爾中央空調累計服務的全國各地地鐵線路已達21條。
多年以來,中央空調市場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長勢頭,豐厚的利潤吸引了大批的企業投身。然而時至今日,傳統的商用中央空調市場份額已經趨于穩定,利潤浮動不大,企業想要在其中開拓全新的局面,已非常困難。
搶占藍海
正是基于這種原因,眾多的中央空調企業正在避開與傳統同行的正面交鋒,轉而在軌道交通領域開拓屬于自己的競爭藍海。
海爾集團并不是第一個投身地鐵暖通項目的中央空調企業,但卻是迄今最成功的一個。他們的中央空調產品先后入駐北京地鐵、深圳地鐵、上海地鐵、廣州地鐵等多項國家重點軌道工程,現共累計服務全國各地地鐵線路21條,比例占到全國已投入運營或者在建地鐵線路的42.86%,成功構筑了自己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灘頭陣地。
同為中央空調巨頭的美的也不甘落后,他們成立了大客戶部,針對地鐵等行業進行大客戶營銷。2010年美的中央空調一舉奪下京滬高鐵、廣深港客專、合蚌客專等9條線路的中央空調供貨合同。在鐵道部2010年度的第四次集中采購項目,美的中央空調連續中標兩個重要包段,供貨金額達1200多萬。
格力空調在軌道交通領域也斬獲頗豐,2010年一次性中標沈陽鐵路局、京滬高鐵、廣深鐵路、武漢鐵路局等36個火車站的空調招標項目。
此外,東芝、廣東申菱、頓漢布什、開利也紛紛試水軌道交通,在為中國的地鐵網絡提供環境領先和節能的解決方案的同時,也為企業打開了新的利潤鏈條。
下一步是標準
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進行地鐵建設,除已經投入運營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外,全國還有天津、武漢、昆明等20多個大中城市的地鐵建設都已經開展或者正在規劃,未來5到10年,無疑將是中央空調在軌道交通領域可以大有作為的歷史機遇期。
作為影響地鐵乘坐舒適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央空調在地鐵建設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近日,相關專家在對地鐵行業中央空調進行分析時,指出:“隨著地鐵建設的快速增長,出臺一個統一的標準或者指導模式對各地地鐵建設尤其地鐵中央空調安裝使用時進行嚴格的管控。” 未來能否與標準同行,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央空調企業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發展后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