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算清楚 高能效空調究竟有多省錢?
隨著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政策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將空調能效作為選購空調的參考要素。可為什么都是同一能效等級,產品的能效比卻各有不同呢?高能效產品究竟又有多省電呢?不少消費者還是對此疑問頗多。日前,記者接到市民張先生的來電,他希望對空調能效比有個徹底的了解,弄明白1級能效到底比2級能省多少電,讓自己今后在買空調時不會再“犯糊涂”,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A 商家說得“不清不楚” 消費者聽得“迷迷糊糊”
采訪中,記者發現,盡管“中國能效標識”在空調樣機機身上隨處可見,但不少銷售人員對此的解釋或是含糊其辭,或是前言不搭后語,有的甚至有誤導消費者之嫌。
在某空調品牌專柜,有促銷人員稱某空調的4級能效相當于其它品牌的1級能效,其實在這里,該促銷人員是把變頻空調的能效等級與定頻空調的能效等級混在一起對比的,他的意思是某變頻空調的4級能效相當于另外一個定頻空調的1級能效。
在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位正在挑選空調的市民頗有些困惑地問道:“能效標準不是國家統一的嗎?為什么同是4級能效,這款空調的能效比是3.4,而剛才看到的那款空調卻是2.8?那這款空調究竟能省多少電呢?”“每月至少能省60~70度電。”促銷人員頗為肯定地說道。“能省那么多?那這個數據究竟是怎么算出來的?”“計算方法很復雜,涉及到很多專業知識,具體我也說不清,反正買它肯定劃算,貼了能效標識還有假?”最終,該顧客還是一頭霧水的離開了。
走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部分銷售人員除了對能效比含糊其辭外,還有誤導消費者之嫌。在另一空調專柜,有促銷人員甚至告訴顧客,只要貼有“中國能效標識”的空調都是節能產品。其實,空調“能效標識”分為1、2、3、4、5五個等級,只有能效為1級、2級的產品才能稱之為節能產品,像5級則代表高能耗產品,是市場準入指標,因此,不能把“能效標識”和節能等同起來。
B 簡單公式幫你算清空調的節能賬
其實,要算清空調的節能賬,首先要弄清空調的“能效比”,因為這是衡量一臺空調究竟是高能效還是低能效的標準。
所謂“能效比”就是空調制冷量與制冷功率的比值,換言之,就是一臺空調用一千瓦的電能產生多少千瓦的制冷量,例如一臺2P空調的制冷量是5000W,制冷功率為1785W,那么它的能效比就是5000/1785=2.8,能效比越大,說明空調的能效等級越高,節能效果就越好。
目前,國家針對定速空調和變頻空調,分別頒布了兩個相對應的能效比標準,其中,定速空調1~5級的能效比分別為3.4、3.2、3.0、2.8、2.6,而變頻空調的則為5.2、4.5、3.9、3.4、3.0。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高一級能效比的空調究竟比低一級能效比的空調省多少度電呢?珠海格力電器銷售有限公司市場部的龍部長告訴記者,要算清這筆帳,其實很簡單,還是以一臺制冷量為5000W的2P空調為例:
1級能效的耗電量為5000W/3.4=1471W,即每小時耗電1.471度
2級能效的耗電量為5000W/3.2=1563W,即每小時耗電1.563度
按目前家庭用電收費標準0.62元/度計算,假如一個家庭一年使用4個月(約120天),每天開機8小時,則1級能效比2級能效一年能多省電費:(1.563-1.471)×8×120×0.62=54.7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