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全國各省不斷刷新最低氣溫紀錄,對冬季供暖問題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嚴寒,經媒體報道后,牽動了大眾的神經,也刺激了市場對空調的需求。與此同時,許多地區關于空調不啟動或不制熱的投訴大幅增長。
“今年新買的空調,天熱時制冷效果還很好,可天冷時用制熱效果卻很差,這是怎么回事?”
日前,安徽蕪湖的李女士撥通投訴熱線反映,前段時間氣溫下降,想用空調取暖,可是啟動了半天,室內溫度依舊很低,有時甚至“罷工”,壓根無法啟動。經過數次維修,問題卻依舊無法解決。與廠家協商退貨,維修人員又堅持空調質量并無問題。安徽沒有集中供暖,氣溫一下降,李女士家只能多買幾臺電暖器湊合著用。
記者聯系該廠家時,維修人員陳師傅表示,空調不制熱的原因可能與天氣溫度太低有關。“溫度低,空調制熱就不行了?”李女士表示這個理由完全無法接受,當時購買空調時,促銷員說空調的制熱效果很好,并未提及環境溫度低會影響空調制熱。難道空調也“怕冷”?
質量問題?技術難題?
據專家介紹,空調制熱時,室外機排放的是冷氣,當室外氣溫低至0℃左右時,室外機極易結冰、結霜,空調制熱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空調標準運行溫度是在-10℃至43℃,室外溫度越低,制熱效果越差。一旦室外的氣溫低于-10℃,不要說制熱,連空調正常啟動都有困難。因此,空調在超低溫環境下不制熱雖然不能說明質量有問題,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技術的不成熟和落伍。
多年來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全球各大空調巨頭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收效甚微。
格力空調就不怕冷!
難道就沒有不“怕冷”的空調嗎?
銷售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實也有不“怕冷”的空調,格力空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據了解,早在2005年,格力電器就成功研發出EVI超低溫制熱技術,實現-25℃強勁制熱,在當年建設部科技成果鑒定中,被一致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一舉解決了“如何在超低溫的環境下保證空調制熱效果”這一困擾空調行業多年的技術難題,占據國際制冷行業技術的制高點。
目前市場上熱銷的格力“王者之尊”、“王者獨尊”、臥室空調等系列產品,均應用了EVI超低溫制熱技術,就算在室外氣溫低至-25℃環境下,也能輕松實現強勁制熱。同時,格力獨創的“智能化霜”技術,可以做到“有霜化霜、無霜不化、多霜多化、少霜少化”,在不影響制熱量的基礎上,大大減少化霜次數,更加省電節能,并進一步提高了制熱效果。經市場多年考驗,應用EVI超低溫制熱技術的格力空調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消費者在選購空調時應注重其制熱功能,購買格力等有保障的大品牌產品,并適當選擇功率稍大的空調,才能有效保證制熱效果,溫暖度過寒冬。
